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發現自己患上了嚴重的拖延癥:任務已經確定但遲遲不想進入工作狀態,并因此心情惡劣;等到火燒眉毛時才不得已開動。
朱德庸說得好,大家都有病。
但不是所有病大家都有,有的病有的人就怎么都不會有。拖延癥,大家一定都有的。所謂拖延癥,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幾句話:“等會”、“馬上”、“就好”;衍生出來可以千變萬化,諸如高級的有“研究研究”、“討論討論”,普通一點的有“有空了再說”,再次就是“馬上去辦”了。
大家都有拖延癥,而且病得不輕,大清早明明因為各種原因清醒了,先不著急睜眼,再瞇一會兒。如果鬧鐘響了,閉著眼睛伸手一陣亂摸,關掉鬧鐘。太陽太刺眼,換個姿勢翻身再睡。實在沒辦法了,咿咿嗚嗚叫喚半天,朦朦朧朧瞇眼一看表,完蛋!今天又遲到了。遲到就遲到嘛,反正路上也堵,再瞇一分鐘。恭喜,拖延癥成功拜入“回龍教”。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算是有拖延癥?拖延癥又是什么?
“如果你長期覺得拖延不僅影響到你的工作,而且讓你產生負罪感、無法勝任、自我厭惡、緊張和憂郁的感覺,那十有八九可以被稱為拖延癥了。”她告訴我。美國德保羅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約瑟夫·費拉里研究了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委內瑞拉、秘魯、土耳其、加拿大、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等國的情況,發現慢性拖延癥者的比例達到20%,各個國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
他在接受采訪中告訴我,這些人知道自己需要盡快開始工作,但總是拖延,他們去做一些有趣甚至有益的事情來逃避工作,他們甚至還會去做一些平時討厭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打掃房間、修窗戶等等。
“逃避工作時所感到的擔憂和焦慮會給你帶來壓力,壓力能引起嚴重的后果,比如高血壓和心臟問題,比如拖延的學生更容易感冒。當他們拖延著不去看病或者遵醫囑,身體就更危險了。”他說,“壓力大真的沒什么好處,很多人覺得非得拖到最后一刻工作才會高效,這真是自欺欺人,其實人在壓力下并不會表現出最好的狀態。”
“其實拖延的人真的不是所謂的懶惰或者沒有責任心,拖延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問題。拖延癥背后的心理學因素很復雜,比如害怕失敗,害怕成功,害怕被控制等等太多了。”簡·博克告訴我。
職場拖延癥幾乎是每個職場人士都會患的職場病,那么如何克服,改掉這個壞毛病呢?應對職場拖延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理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1、給自己一個看得見的獎勵!
今天的事,應該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在拖延中你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足夠讓你把那件事做好,拖延是事業成功的大敵。
喜歡拖延的人總是有很多借口:工作無聊、辛苦、環境不好、老板的計劃不合理等等。其實這些沒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你可以給自己鞭策,也可以給自己獎勵,比如堅持一個星期沒有拖延,就請自己吃上一頓最愛吃的美食,作為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2、提醒自己團隊合作要高于個人意識。
作為一名員工,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自作聰明的設計工作進程,期望工作期限可以按照你的計劃或期待而后延。
在團隊中有時候工作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更多時候需要配合別人、或尋求別人的支持,一味的希望別人配合自己的工作習慣很容易導致整個團隊效率低下。
所以當拖延癥泛濫時,提醒一下自己團隊合作意識要高于個人意識,用心中勤奮的天使戰勝懶惰的魔鬼!
3、謹記工作的最后期限。
成功人士都會謹記工作期限,他們非常清楚,在所有老板心目中,最理想的是“今日事,今日畢”。而這一要求,是保持恒久競爭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個總是能及時甚至提前完成工作的員工永遠都會獲得老板的欣賞。
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就是一定要記得工作完成的最后期限,無論如何盡量在這個時間點以前克服所有的困難,把工作搞定。其實這樣也有利于制定細致的工作流程,按照規劃一步步實踐。這樣工作起來要比像沒頭蒼蠅一樣胡亂作戰有效率的多!
4、記住:老板永遠不會等你。
在商業環境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大至企業,小至員工,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工作完成。如果你希望克服職場拖延癥,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那么不如從上述幾點做起吧。
本文內容整理源于天天職場(http://www.zhichang365.com),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朱德庸說得好,大家都有病。
但不是所有病大家都有,有的病有的人就怎么都不會有。拖延癥,大家一定都有的。所謂拖延癥,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幾句話:“等會”、“馬上”、“就好”;衍生出來可以千變萬化,諸如高級的有“研究研究”、“討論討論”,普通一點的有“有空了再說”,再次就是“馬上去辦”了。
大家都有拖延癥,而且病得不輕,大清早明明因為各種原因清醒了,先不著急睜眼,再瞇一會兒。如果鬧鐘響了,閉著眼睛伸手一陣亂摸,關掉鬧鐘。太陽太刺眼,換個姿勢翻身再睡。實在沒辦法了,咿咿嗚嗚叫喚半天,朦朦朧朧瞇眼一看表,完蛋!今天又遲到了。遲到就遲到嘛,反正路上也堵,再瞇一分鐘。恭喜,拖延癥成功拜入“回龍教”。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算是有拖延癥?拖延癥又是什么?
“如果你長期覺得拖延不僅影響到你的工作,而且讓你產生負罪感、無法勝任、自我厭惡、緊張和憂郁的感覺,那十有八九可以被稱為拖延癥了。”她告訴我。美國德保羅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約瑟夫·費拉里研究了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委內瑞拉、秘魯、土耳其、加拿大、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等國的情況,發現慢性拖延癥者的比例達到20%,各個國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
他在接受采訪中告訴我,這些人知道自己需要盡快開始工作,但總是拖延,他們去做一些有趣甚至有益的事情來逃避工作,他們甚至還會去做一些平時討厭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打掃房間、修窗戶等等。
“逃避工作時所感到的擔憂和焦慮會給你帶來壓力,壓力能引起嚴重的后果,比如高血壓和心臟問題,比如拖延的學生更容易感冒。當他們拖延著不去看病或者遵醫囑,身體就更危險了。”他說,“壓力大真的沒什么好處,很多人覺得非得拖到最后一刻工作才會高效,這真是自欺欺人,其實人在壓力下并不會表現出最好的狀態。”
“其實拖延的人真的不是所謂的懶惰或者沒有責任心,拖延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問題。拖延癥背后的心理學因素很復雜,比如害怕失敗,害怕成功,害怕被控制等等太多了。”簡·博克告訴我。

職場拖延癥幾乎是每個職場人士都會患的職場病,那么如何克服,改掉這個壞毛病呢?應對職場拖延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理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1、給自己一個看得見的獎勵!
今天的事,應該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在拖延中你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足夠讓你把那件事做好,拖延是事業成功的大敵。
喜歡拖延的人總是有很多借口:工作無聊、辛苦、環境不好、老板的計劃不合理等等。其實這些沒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你可以給自己鞭策,也可以給自己獎勵,比如堅持一個星期沒有拖延,就請自己吃上一頓最愛吃的美食,作為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2、提醒自己團隊合作要高于個人意識。
作為一名員工,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自作聰明的設計工作進程,期望工作期限可以按照你的計劃或期待而后延。
在團隊中有時候工作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更多時候需要配合別人、或尋求別人的支持,一味的希望別人配合自己的工作習慣很容易導致整個團隊效率低下。
所以當拖延癥泛濫時,提醒一下自己團隊合作意識要高于個人意識,用心中勤奮的天使戰勝懶惰的魔鬼!
3、謹記工作的最后期限。
成功人士都會謹記工作期限,他們非常清楚,在所有老板心目中,最理想的是“今日事,今日畢”。而這一要求,是保持恒久競爭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個總是能及時甚至提前完成工作的員工永遠都會獲得老板的欣賞。
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就是一定要記得工作完成的最后期限,無論如何盡量在這個時間點以前克服所有的困難,把工作搞定。其實這樣也有利于制定細致的工作流程,按照規劃一步步實踐。這樣工作起來要比像沒頭蒼蠅一樣胡亂作戰有效率的多!
4、記住:老板永遠不會等你。
在商業環境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大至企業,小至員工,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工作完成。如果你希望克服職場拖延癥,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那么不如從上述幾點做起吧。
本文內容整理源于天天職場(http://www.zhichang365.com),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