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強東玩轉投資人
劉強東總有本事玩轉投資人,他7年融資20億美元,卻始終把握公司控制權,他是怎么做的,這值得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學習。
與京東資本歷程有關的七個數字
1、1.380億新股:京東IPO擬發(fā)行1.380億新股,這個數數剛好與騰訊認購的股票數相等;
2、3.0%:京東舊股東出售的股票占上市前各自持股數量的3.0%;
3、20.26億美元:根據招股文件從2007年拿到今日 資本1000萬美元起到騰訊注入2.145億美元止,累計融資20.26億美元;
4、55.9%:京東上市前,劉強東持有及獲得投票權的股票共計13.74億股,點總股本的55.9%;
5、83.7%:京東上市后,劉強東持有的股票將轉為B類股票(每股有20份投票權),投票權占83.7%;
6、248.4億美元:上市后總股本為27.6億股,按每股9美元計算,京東市值248.4億美元;
7、100億美元:按每股9美計算,老虎基金、高瓴資本、俄羅斯DST、今日資本等主要投資機構持股市值超過120億美元,京東上市為他們帶來超過100億美元利潤 。
近聞京東路演火爆,首日即獲3倍超額認購。早能這樣何必急急忙忙引入騰訊戰(zhàn)略合作呢?
京東IPO計劃出售9368.5萬份ADS(每份代表兩股A類普通股,其中6900萬份ADS為新發(fā)行(占IPO總發(fā)售量的73.7%),2467.8萬份ADS為舊股東出售。1.38億新股,聽起來好耳熟呀,這不是騰訊戰(zhàn)略合作時承諾的“IPO時認購1.38億股”嗎?路演遇冷回來找騰訊,12.4億美元把IPO要發(fā)的四分之三股票吃下,還給了微信一級入口,現在有的可吹了,劉強東的虛榮心真夠強的。
不過總的來說,劉強東真是有本事玩轉投資人。就說這次IPO,有的資金都進來7年了,可人家要么堅持不走,要么只賣各自持有量的3.0%。劉強東將出售1390萬股,最高套現1.25億美元,也是上市前持有量的3.0%。 不過,舊股東不走的真是原因還是對京東的未來有信心,否則劉強東再強硬也攔不住資本奪路而逃。
劉強東最絕的是7年融資20億美元,卻能始終把握公司控制權,這點值得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學習。 劉強東先后用了三個“大招”,下面一一道來:
第一招:優(yōu)先股
京東早期的三輪私募屬于“夾層融資”,通俗講就是性質介于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之間,具件條款由投融資雙方靈活商定的長期融資方式。這種融資工具發(fā)出去是債券,付不付利息,什么條件下可以轉股,每個時期可以轉多少,沒有投票權要看雙方事前約定。2007到2010年間,京東發(fā)行了A、B、C三輪“可轉可贖回優(yōu)先股”。
A輪融資由今日資本提供:2007年3月27日,發(fā)行1.55億“A類可贖可轉優(yōu)先股”,附帶1.31億份購股權。8月15日,1.31億購股權被行使。兩筆融資合計1000萬美元。
B輪由今日資本、雄牛及梁伯韜聯合投資:2009年1月,發(fā)行2.35億“B類可贖可轉優(yōu)先股”,融資2100萬美元。
C輪融資額達1.38億美元:于2010年9月完成,這次發(fā)行1.78億“C類可贖可轉優(yōu)先股”,投資方為高瓴資本。
通過三輪融資,劉強東獲得1.69億美元。由于早期估值低, 今日資本A輪獲得的優(yōu)先股就相當總股本的30%(假如全部轉股。另外,如果不轉股可享受8%年息)。若非采用優(yōu)先股策略,劉強東控制權早已旁落。
投資人接受這樣的方式是有條件的,比如要相中并信任劉強東本人,要看過往幾年的業(yè)績及資金使用效率。2006年京東銷售額從上一年的3000萬漲到8000萬,今日資本才有信心通過可轉優(yōu)先股投資1000萬美元。2009年,京東銷售額達到40億,三年漲了50倍!傲人的業(yè)績是從高瓴資本拿到1.38億美元的前提,是劉強東融資的真正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