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波憑借《媳婦的美好時代》紅遍大江南北,他所飾演的余味深受觀眾青睞。2013年的熱播劇《咱們結婚吧》讓黃海波又當了一把“國民老公”的癮。人生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修行,而對于一個真正的演員,最好的方式便是演好每一個角色。就如我們在職場中摸爬滾打,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職業精神才能助大家走的更遠。
有人開玩笑說黃海波是“戲瘋子”,黃海波卻很樂意認領這個稱呼。體會表演的快樂和魅力對他來說是一件最開心的事。拍戲的時候,黃海波很較真,“湊合”這兩個字在他的字典里是永遠消失的,他永遠希望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接近完美。因為追求完美,才會對工作挑剔。因為對工作挑剔才會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黃海波早已適應將自己曝光在閃關燈下的職場。在一次采訪拍攝時,一群人涌在現場,黃海波并不避諱,他嫻熟地點上一根雪茄,給了攝影師一個俏皮的眼神。黃海波認為演員是他的職業,做得越久,對于表演和塑造人物就越來越敬畏和慎重,而拍大片和采訪的時候或許更能展示給大家在銀幕上不多見的一面。黃海波說:“我喜歡詮釋貼近生活的角色,這就是我希望讓大家看到的黃海波,有血有肉、實實在在的我。”正如他微博的簽名所寫:“我就是想活得真實,有血有肉”。
從《媳婦的美好時代》開始,黃海波身上的“喜感”細胞便得到十足的釋放,但其實剛出道時候的黃海波給人的印象并非“喜感”.黃海波對工作非常認真,他會將每一個角色分類,去總結這個人物,將這個角色復活。《新編輯部的故事》火了一個夏季。這部劇展現的并不只是插科打諢的辦公室戀情,更多的講述了職場各類人的生存方式,實意味濃厚。在塑造袁帥這個角色的時候,黃海波用一種調侃的方式將犀利的臺詞表達出來,他想或許這樣的表達方式能夠讓觀眾更容易接受。
后來一系列“喜感”角色的成功,對黃海波而言則是更接近本色的演出。
在抗日劇《永不磨滅的番號》中,李大本事一角“喜感”尤其出眾,他在劇中眼珠子一轉就是一個主意,騙偽軍、斗鬼子、偽裝進城、哭天抹淚,跟鬼子耍心眼,跑縱隊求給養的各種頑皮搗蛋形象深入人心,黃海波更是直言該劇也是本色出演。“我小時候皮死了,真有李大本事那種瘋勁,演他就是演我自己。”在“喜感”上下的功夫也讓他在2012年斬獲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
在職場呆久了充電才是前進的最大動力,娛樂圈也是一樣。人們翻過了一座高山還會想翻過第二座高山。黃海波開始尋找職業上的突破。
為了不被“喜感”定型,黃海波隨后又接下了《亂世三義》,他說:“2011年我只干了這件事,拍了6個月。《亂世三義》對自己是個艱難的挑戰。現代戲的臺詞我能張嘴就來,一句話能說明白的我能說8句,現在是我一句話能說明白了絕不說第二句。而且唐子義出來的氣場也是最大的難關,一個眼神一個細節都是表達,他的特點就是心里沒有就沒法演,差一點都不對。這是我一直不敢嘗試的角色,這一次,我真是把雙手放在胸口,用心說話。”
在敬業的這條道路上志同相合的人還有很多,大家都在為了事業拼搏,為了夢想前進,希望大家都能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才能飛得更高!
本文內容原創源于天天職場(http://www.zhichang365.com),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