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3日至18日,應美國基督教國家長老會和洛杉磯恩典教會的邀請,以江蘇省宗教局副局長顧傳勇為團長的江蘇省宗教工作交流團一行6人赴美進行工作訪問。交流團一行在美國國會大廈與參議院院牧布萊科博士(Rev.Dr.Barry C.Black)進行了工作會談;與國家長老會、恩典教會和華盛頓傳承長老會先后3次開展討論交流;現場觀摩了國家長老會教堂的主日崇拜;參觀了洛杉磯水晶大教堂等宗教活動場所;交流團一行還應邀探訪了9個基督教信徒的家庭,與美國普通的基督徒家庭進行了近距離接觸。交流團成員根據在美期間的所見所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美國基督教教會工作進行了一些觀察與思考。
一、從布萊科博士當選參議院院牧看美國政界對宗教的包容和多元理念
美國參議院從1789年選出首任院牧以來,現任院牧布萊科博士是首位非裔美國人、首位非長老會牧師(布萊科博士為安息日會教派牧師)、首位軍人牧師(原美國海軍二星少將軍銜)擔任這一職務。院牧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安排國會工作人員的宗教生活和重大活動的禱告。布萊科自2003年6月擔任院牧以來,確立開放包容的工作理念,特別注重為各宗教、各教派開展活動提供服務。他在國會上分別安排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教派開展相關宗教活動。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雖然開始時有許多反對聲音,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下,現在已經為參議員們所接受。
據了解,美國參議院選任院牧,有一套完整而嚴格的程序。由8名議員組成考核班子,從全國各地推薦的數十名優秀牧師中層層篩選,最后剩下2名候選人再次進行投票,以往選出的都是長老會牧師。在美國建國之初研究設立院牧職位時,曾經有人擔心,如果都是主流教派的牧師擔任,會對國家政治產生影響,不利于政教分離政策的實施。布萊科風趣地對我們說:“這次上帝最后選擇了我,如果那些開國先賢們知道我現在擔任了院牧,就不會有此擔心了”。
美國國情,特別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方面與我國有差異,基督教對于美國社會和政治有重要影響,但當下美國政界主張宗教包容、宗教和睦、宗教對話、宗教和諧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美國參議院最后選擇布萊科這位有包容思想的小教派牧師擔任院牧并非偶然。
二、從恩典教會管理模式看美國對宗教事務管理的社會化程度
5月13日至15日,交流團一行對位于洛杉磯格蘭圖拉縣的恩典教會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考察。恩典教會成立于1955年,是浸信會背景。
在美國,教會為非營利組織,各地教會均為獨立法人、互不隸屬。設立教會必須到政府相關部門履行登記手續并接受其業務管理。恩典教會內部運行體制參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模式,成立了由7人組成的董事會,董事會成員由教徒推薦產生。董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研究確定主任牧師的工資待遇,并規定主任牧師每年主日崇拜的布道次數。主任牧師向董事會負責并定期報告工作。教會內部根據傳道對象的不同設立5個部門,各部門獨立組織相關宗教活動。恩典教會有150名左右工作人員,絕大多數為義工,部分領取鐘點工酬勞,只有9位領取固定薪水。教會的一切經費均來自信徒的奉獻,教會內部建立了嚴格的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制度,并定期接受政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的財務審計。教會的一切建筑均需報政府規劃部門批準,并嚴格執行當地總體規劃的要求,恩典教會所在地規定建筑限高為3層,任何教堂都不能例外。另外,教會所設的咖啡吧和快餐店,要接受政府衛生防疫部門的監督管理。教會所有建筑的消防設施、停車位和進出道路的設置都有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進行檢查監督。
在美國,政府對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務都由政府相應的社會管理部門進行管理。
三、從美國基督教信眾對中國教會的關注看我國宗教外宣的緊迫性
短短6天的美國之行,處處都感受到接待方對我們的熱情、友好和關注。5月13日晚,恩典教會召集了60名基督教信徒與我們進行了對話交流。開始前,主持人請到過中國的信徒舉手,有超過80%的與會人員來過中國,一下子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為對話交流營造了平等友好的氛圍。在華盛頓,全程陪同的長老會湯姆森長老一見面就給我們講述他難忘的中國之行。在國會大廈會談結束前,布萊科院牧主動請我方團員——江蘇省基督教協會會長張克運牧師進行禱告。我們所探訪的9個基督徒家庭,都非常友好,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馨。特別令我們難忘的是在國家長老會教堂主日崇拜時,主持人隆重介紹了來自中國江蘇的客人,全場1200多名信徒報以長時間熱烈掌聲。崇拜典禮結束后,許多人都主動與我們交談。
這種熱情友好的動因來自于他們對中國宗教的高度關注。我們利用座談交流的機會,詳細介紹了江蘇宗教的有關情況,并現場進行對話,回答大家所關注的問題。從3次對話交流的情況看,他們關注的重點有:過去的30年,中國的發展成績是顯著的,中國教會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未來10年有什么預測?中國政府對基督教的政策比較好,不知對其他宗教是否一視同仁?向中國信眾贈送宗教讀物或捐贈款項,需要辦理哪些手續?交流團中的政府官員是否有宗教信仰?江蘇有多少神學院校,神學生多大年齡能畢業?中國婦女在教會內的地位如何?中國基督教信徒每年都在增長,這些新增加的信徒都由哪些人組成?
對美國信眾關注的問題,我們都據實有禮有節地進行了回應,對于宣傳中國宗教的形象、消除一些誤解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這種宣傳的覆蓋面畢竟有限,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有的放矢地不斷加強宗教工作的對外宣傳,才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宗教的真實情況。
四、美國基督教基層教會應對競爭的舉措
在美國,政府除給予教會免稅政策以外,沒有任何經費資助。教會作為法人,自我生存、自我發展。因此,美國教會普遍注重從以下方面加強自身建設:一是努力提高講道水平。在美國,一個教會、一座教堂的興衰,取決于牧師的講道水平和影響力。主任牧師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凝聚人心的核心。因此,教會董事會通常會規定主任牧師全年講道的最低場次。牧師在講道中必須堅持正確的神學思想,必須緊貼信徒的所思所想,必須堅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這樣才能吸引信徒、給人以啟迪。二是積極開展人性化服務。教會的發展靠人氣,而人性化服務正是積聚人氣的基礎。三是針對不同的對象把傳道與開展各類健康有益的活動結合起來。恩典教會下設的五個部門就是根據不同的傳道對象而設置的。對學齡前兒童,他們把宣傳圣經思想與幼兒教育、智力開發、科學知識普及、動手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受到家長的普遍歡迎。對青少年,他們把傳道與開展體育比賽、舉辦流行歌曲演唱會等活動結合起來。對老年信徒,則保持傳統崇拜儀式,積極開展臨終關懷。國家長老會教堂組織的主日崇拜,其演唱和管風琴、鋼琴彈奏的藝術水準之高,不亞于專業的文藝演出。總之,他們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信眾團結到教會的周圍。四是積極提升信徒的綜合素質。在我們參觀的每一個教堂,都會設置各類宣傳欄、藝術陳列室,陶冶信徒的情操。大型教堂每個主日都開設各類專題研討會,提前預告研討內容,信徒自由參加,不斷提升神學造詣。教會開展的各類活動,都立足于提高信徒的靈修、公民意識和綜合素質。
五、美國基督教教堂和附屬設施的布局對我國大型宗教活動場所建設規劃的啟示
我們在美國先后參觀了5所教堂,有以下共同的特點:一是交通比較便利,以城鄉結合部為主,進出的道路比較多。二是停車位比較充足。美國交通管理部門規定,每個教堂的停車位不能少于教堂所容納人數的三分之一。三是附屬設施比較齊全。教堂一般都設有宗教活動區、辦公區、生活區、停車場和青少年娛樂場所,以滿足各類人員的需要。四是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堂的建設和附屬設施的設置,都以信徒的需要為中心,處處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的特色。如恩典教會設立了咖啡吧、快餐廳,為信徒安排了白天納涼和晚上舉辦音樂會的場所,為青少年自編、自演、自拍電視片設置了專門的拍攝工作室等。
而我國的宗教活動場所,絕大多數沒有考慮停車問題,附屬設施也不齊全。雖然這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無可厚非。但我們必須樹立超前意識和規劃先行的理念,在新建、改建或擴建縣級以上中心教堂、兼具旅游接待功能的其他大型宗教活動場所時,應當納入政府的城鄉規劃,在地點選擇、附屬設施安排、停車位及道路建設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
(本文由江蘇省宗教局辦公室主任鞠桂富執筆)
(來源:《中國宗教》2010年第6期,轉自2010年11月1日 中國宗教學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