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西部“國際陸港”——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紀實
1月29日,經國家海關總署、財政部、稅務總局、外匯管理局聯合發文批準,武威在全省設立了首家保稅物流中心,搭起了武威乃至甘肅及周邊省區通往世界的經濟貿易金橋。
搭起經濟貿易金橋
“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武威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要沖,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咽喉位置。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省委書記王三運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目標要求,為武威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武威市委提出,要搶抓國家擴大“向西開發”的重大戰略機遇,把武威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節點”城市,同時,加快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前期和申報各項工作。
2013年9月16日,省政府批復同意申報武威保稅物流中心。9月底,蘭州海關向海關總署上報設立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請示,并會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和武威市政府多次赴國家有關部委進行匯報、銜接和爭取。2014年1月底,海關總署等四部委批準設立武威保稅物流中心。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位于黃羊工業園滿家灘,依托國鐵寧夏干塘至甘肅武威南二線園墩車站進行建設。一期占地面積734畝,投資2.79億元,主要建設倉庫、綜合服務樓、堆場以及智能化卡口、檢驗場地等海關監管設施。二期工程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將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進出口加工基地和保稅園區,適時開通武威到中亞、俄羅斯、歐洲的“中歐快運”定期班列,打造武威國際現代物流園區。中心的建設和運營,將成為服務甘肅、輻射西北、連接亞歐的現代化物流平臺和國家向西開放的進出口產業聚集區,對于甘肅外向型經濟發展,推進全省開放開發,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享有多項特殊政策
4月28日,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現場,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們有的在澆筑混凝土,有的在制作鋼架構,有的在鋪設管線,現場起重機長臂揮舞,商砼車來回穿梭,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按照國家“同步申報、同步建設、同步招商”的要求,該中心一期工程于2013年8月開工建設,至今年4月28日,已完成聯檢樓主體工程,卡口、查驗庫和1#、2#、3#庫基礎工程以及部分配套管網鋪設、道路硬化和外圍綠化工作,建設工程進展順利;二期規劃已經完成,全面展開招商引資工作。據甘肅亞歐陸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紅明介紹,為了搶進度、保工期,公司從北京把相應團隊全部調到了武威項目現場,建設工地每天保證200人加班加點同時施工。爭取6月底完成項目建設,7月完成省內預驗收,按照進度要求8月完成國家四部委的聯合驗收。在8月18日以前,完成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封關運營。
那么,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具體可以做什么呢?
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物流樞紐為發展定位,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是國家在甘肅省批準設立的第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具有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入園退稅、國際配送、國際采購服務、集裝箱服務、簡單加工及附加值服務等口岸功能,享有境內關外、出口退稅、交易免稅、進口保稅、外匯優惠、保稅等特殊政策。能夠使入駐企業顯著降低物流成本,節約交易時間,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綜合效益。
就保稅物流中心的一些重要功能,方紅明形象地介紹:“出口貨物到達中心即視同到了國外,中心具備一站式大通關服務,海關和國檢部門會立即為你工作,你可在這里第一時間拿到退稅錢。進口貨物更有意思,你的貨物從國外飛來之后,可以立即進入中心倉庫儲存。如果你的企業不急用這批貨物,可以一直存放在這里,等同在國外,直到出貨之后再交納進口關稅。你還可以從這座大倉庫里分批出貨分批付稅,這叫做‘境內關外’,這時中心對你的意義在于‘保稅’。雖然這是暫時延后的‘保’,但同樣體現了一個法則——時間等于金錢,你可以以國際最低價進口原材料儲存起來,再到國際最高價時賣給國內制造商。時間差可以讓財富增值。”
方紅明說:“除了保稅服務,因為武威具備的交通等優勢條件,使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還享有更便捷、高效、快速的物流服務。中心開展的‘倉單質押’業務,可為企業將其庫存商品轉化為現金流,為其經營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持,可謂企業的‘財富天使’。中心還做了跨境電子商務,國外的產品在物流中心保存,客人可以通過類似淘寶的方式在網上購買,這樣大大減少中間環節產生的成本,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共促西部經濟發展
據方紅明介紹,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當前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加緊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就是招商引資。“目前,中心已與省內外多家企業進行洽談溝通,有一些企業表示有入駐園區的意愿。其中,甘肅黃羊河集團、武威金蘋果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正陽農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已與中心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議。”方紅明說:“先期我們比較側重對本地企業的招商,下一步,將擴大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對外宣傳,并準備赴周邊城市舉行專場招商推介會,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物流中心。”
據了解,對于今年簽約、入駐的企業,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將在土地供給、廠房建設、倉庫租賃、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比如,包裝企業可以進入保稅物流中心的生產加工區,為園區內其他出口企業的產品提供刷貼標、改換包裝等服務,在增加自身業務量的同時又可以享受最高17%的出口優惠退稅。同時,不用企業自己建廠房蓋宿舍,中心可向企業租憑標準廠房,提供中央商務區和配套生活區。這樣,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將與包裝企業共同服務于中心內進出口企業,為甘肅省獨有的特色產品貼上自已的標識,充分利用地域成本低廉的優勢,將西北企業的品牌推向國際市場,讓企業能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方紅明說:“甘肅省屬于農業大省,特色農產品、民間工藝品、民族特色產品和中藥材產品等資源相對豐富。但由于甘肅省至今沒有專門對外的貿易港口與企業品牌意識淡薄,成為與國外直航貿易的瓶頸。甘肅省處于亞歐大陸橋主干線,其優越性不可否認。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將成為甘肅省第一個口岸,為甘肅省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心將有力促進武威及周邊地區豐富的農副產品、葡萄酒、啤酒、畜牧業等產品,高效便捷向中亞和歐洲出口,為省內重點企業以及我市骨干企業的工業原料和新產品搭建進出口平臺,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同時,中心將輻射和服務周邊省區,為內蒙古、青海、寧夏等周邊區域的進出口產品和加工貿易企業提供口岸通關、通稅保稅等服務,建設中國西部‘世界貿易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