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4日是美國法定聯邦節日,是慶祝美國《獨立宣言》簽署發布的日子,宣布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將脫離英帝國而獨立。事實上,早在1776年7月2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就投票通過了理查德-亨利-李(來自弗吉尼亞殖民地)提交的“獨立決議”,而7月4日通過的《獨立宣言》只是解釋殖民地宣布獨立的原因。因為這個原因,美國開國元勛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說道:“1776年7月的第二天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新紀元。我認為,后代將把這天作為重大的周年慶典來慶祝,人們應銘記這個獲得解放的日子……從東岸到西岸,從現在直到永遠,都應該舉行盛大慶典和游行,都應該通過表演、娛樂、體育競賽、放禮炮、鳴鐘、放煙火和張燈結彩,隆重慶祝這個日子。”但《獨立宣言》比大陸會議上通過的“獨立決議”顯然更為人所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托馬斯-杰斐遜、約翰-亞當斯和本杰明-富蘭克林都說是在7月4日在《獨立宣言》上簽的字,但大多數歷史學家的研究結論認為,《獨立宣言》的簽名日期是在《獨立宣言》通過后差不過一個月,即1776年8月2日。非常巧合的是,在《獨立宣言》上簽名、后來成為總統的唯一兩個人約翰-亞當斯、托馬斯-杰斐遜正好是在《獨立宣言》50周年紀念日即1826年7月4日去世的。另一個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雖然不是《獨立宣言》的簽字人,但也是在1831年7月4日去世,他從而成為7月4日紀念日接連去世的第三個總統。迄今為止,在美國獨立日出生的唯一一位總統是第三十任總統卡爾文-庫里奇(Calvin Coolidge)。1779年,美國獨立日正好是星期日,于是改為7月5日慶祝。1781年馬薩諸塞州成為第一個由議會通過立法確立為州慶祝日的州。最早記載Independence Day這一說法的是1791年。1870年美國國會規定獨立日為聯邦雇員無薪假日,不過到了1938年,國會又修改了這一規定,把這天定為有薪假日。
早期獨立日的慶祝形式主要是演講和游行,后來增加了篝火、燒烤、野炊等戶外活動及體育比賽等項目。其他傳統形式還有燃放煙花爆竹、鳴放十三響禮炮等。在許多州,海軍還會舉辦系列活動,慶祝活動延長到整個星期,因此獨立日所在的星期又被成為“節日周”。
早期獨立日的慶祝形式主要是演講和游行,后來增加了篝火、燒烤、野炊等戶外活動及體育比賽等項目。其他傳統形式還有燃放煙花爆竹、鳴放十三響禮炮等。在許多州,海軍還會舉辦系列活動,慶祝活動延長到整個星期,因此獨立日所在的星期又被成為“節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