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每年圣誕節來臨之際,給親朋好友寄送圣誕賀卡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交禮節,“圣誕節快樂”也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祝福語。然而,隨著政治正確性運動的興起,尤其是近年來美國多元文化主義觀念的盛行,作為全國性節日的12月25日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節日”,而非“耶穌誕生之日”;圣誕節慶祝活動中,宗教意味也在不斷淡化:商場的促銷廣告上寫的是“節日特供”,而非“圣誕折扣”,學校的“圣誕假期”被改稱為“冬假”, 點綴這個宗教節日的“圣誕燈飾”被改稱為“冬季之光”。美國文化的這種變化在歷任總統所派送的白宮賀卡中得到生動體現。
在任總統給朋友及其支持者寄送正式的白宮圣誕賀卡,這種傳統可以追溯到1953年(也有的認為,第一個寄出真正“圣誕”賀卡的總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在1933年送出“圣誕快樂”賀卡)。當時,艾森豪威爾總統第一次寄出正式的白宮圣誕卡,不過數量很少,只有1100張。如今白宮賀卡已經成為美國在任總統聯絡感情、表達感謝的一種重要政治手段(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曾于1990年中期就克林頓總統是否使用圣誕節賀卡名單來發現潛在的競選資金捐贈者舉行了長達140小時的聽證調查)。寄送賀卡的費用被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列為政黨的政治開支,寄出的數量多達上百萬張。據報道,布什夫婦寄圣誕卡的名單除了通常的內閣官員、國會議員和各州州長之外,還包括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全體成員、各州的共和黨成員以及共和黨的支持者和朋友,每年寄出的數量達140萬張。
美國歷史上,率先在賀卡上淡化“圣誕”色彩的總統是約翰·肯尼迪,他1962年寄出的十分之一賀卡都只寫了“祝福新年”的詞句。卡特夫婦和里根夫婦在此問題上屬搖擺不定派,他們有的年份在賀卡上寫有“圣誕快樂”字樣,而有的年份卻改為“節日快樂”。老布什倒是在任四年一直堅持用“圣誕快樂”。而克林頓則剛好相反,選擇“節日快樂”,八年未變。小布什總統雖然在賀卡上的祝詞是“節日快樂”,但同時加上了一句引自《舊約》的名言。奧巴馬總統及第一夫人所寄的圣誕賀卡上的祝詞是“祝全家節日快樂,新年充滿希望和幸福。”(May your family have a joyous holiday season and a new year blessed with hope and happiness),賀卡的名稱是“季節性問候”( Season's Greetings)。在這張賀卡里,沒有提到“圣誕節”(Christmas),上面也沒有摘自《圣經》的文字。這種淡化基督色彩的做法理所當然會遭到保守基督徒的批評。白宮的解釋是,收卡人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總統作為國家的象征,必須在這一問題上體現出政治正確性,不能對其他宗教信仰者有歧視。
在任總統給朋友及其支持者寄送正式的白宮圣誕賀卡,這種傳統可以追溯到1953年(也有的認為,第一個寄出真正“圣誕”賀卡的總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在1933年送出“圣誕快樂”賀卡)。當時,艾森豪威爾總統第一次寄出正式的白宮圣誕卡,不過數量很少,只有1100張。如今白宮賀卡已經成為美國在任總統聯絡感情、表達感謝的一種重要政治手段(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曾于1990年中期就克林頓總統是否使用圣誕節賀卡名單來發現潛在的競選資金捐贈者舉行了長達140小時的聽證調查)。寄送賀卡的費用被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列為政黨的政治開支,寄出的數量多達上百萬張。據報道,布什夫婦寄圣誕卡的名單除了通常的內閣官員、國會議員和各州州長之外,還包括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全體成員、各州的共和黨成員以及共和黨的支持者和朋友,每年寄出的數量達140萬張。
美國歷史上,率先在賀卡上淡化“圣誕”色彩的總統是約翰·肯尼迪,他1962年寄出的十分之一賀卡都只寫了“祝福新年”的詞句。卡特夫婦和里根夫婦在此問題上屬搖擺不定派,他們有的年份在賀卡上寫有“圣誕快樂”字樣,而有的年份卻改為“節日快樂”。老布什倒是在任四年一直堅持用“圣誕快樂”。而克林頓則剛好相反,選擇“節日快樂”,八年未變。小布什總統雖然在賀卡上的祝詞是“節日快樂”,但同時加上了一句引自《舊約》的名言。奧巴馬總統及第一夫人所寄的圣誕賀卡上的祝詞是“祝全家節日快樂,新年充滿希望和幸福。”(May your family have a joyous holiday season and a new year blessed with hope and happiness),賀卡的名稱是“季節性問候”( Season's Greetings)。在這張賀卡里,沒有提到“圣誕節”(Christmas),上面也沒有摘自《圣經》的文字。這種淡化基督色彩的做法理所當然會遭到保守基督徒的批評。白宮的解釋是,收卡人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總統作為國家的象征,必須在這一問題上體現出政治正確性,不能對其他宗教信仰者有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