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作為一個中間商的角色,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工廠是否信任SOHO,SOHO是否信任工廠的問題,還有工廠搶SOHO的客人,這個問題我只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根據自己跟工作的合作來談一下,
一,首先SOHO跟外貿公司相比跟工作合作的優勢,
1.SOHO是一個小個體,對于利潤的要求不會有外貿公司那么大,
2.SOHO更具靈活性,可以掛靠工廠,作為其代表,工廠的一部份,
那么什么樣的工廠才是最好的合作對象呢,我的經驗是:
1.講誠信,這個不用說了。
2.具備行業專業水平,負責任,質量控制到位
3.沒有自己的外貿部或將來沒有打算自己投資建外貿部的,
4.離自己近的.
與工廠的合作要做到
1.直接跟管理層或老板聯系,這是關鍵
2.對其利潤水平有掌握,對工藝和流程要熟悉
3.談判有利的合作方式和付款方式,還有操作模式.
我與工廠的合作
我是07年初開始SOHO的,跟工廠接觸是在06年底,合作兩年多一來,感覺還是可以.盡客曾經我也為客人參觀工廠而頭疼過,難安過.
我沒有跟工廠簽任何的合同,我覺得沒有多大作用,我愿意合作的原因是:
1.老板給我感覺是比較真誠,比較講信用的,盡管接觸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平時聯系的是他的兒子,我們年齡相近,生日沒差幾天,有點投緣,大家是朋友。
2.工廠的合作態度和支持力度,以用對質量的控制和辦廠的理念,我很認同。
支持你,會給你最大的支持,還有,他們的眼光跟我的相近,不像有些工廠,目光短淺。
我會做些什么:
1.人脈的培養,經常多聯系,去工廠參觀會去拜訪他們的家人,去他們家吃飯,結婚了,會送紅包,這樣子大家感覺會很親。
2.盡量地理解工廠的難處,把自己當成工廠的一分子,處于工廠與客人之間,當遇到交貨期還有質量問題時,為雙方多考慮,為彼此找到一個平衡點,
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模具費,如果工廠確實需要那么多,而客人不愿意付那么多,我就會自己墊上一點,最終達到協議。
3.凡事考慮利害得失,留一條后路
4.盡量放開,時間會證明的,有的時候真的會失去的話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