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二線城市的馬路上,我們已經很難看到夏利的身影。但在上世紀90年代,滿大街都是夏利。當時,國內汽車市場尚缺乏競爭,可供私人購買的車型為數不多,盡管夏利車型售價高達9萬元,卻依然受到不少人追捧,被稱之為明星的夏利,富人的夏利。此后,夏利更是成為出租車的代名詞,一時間紅遍大街小巷。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2年。從2002年開始,隨著大量合資品牌車型進入中國,吉利、比亞迪等民營企業紛紛進入市場,夏利品牌開始逐漸從頂峰滑落。彼時,天津汽車選擇與一汽集團重組,天津汽車歸入一汽旗下,并被定位于經濟型轎車基地,以彌補一汽集團當時在低端車、小型車市場的劣勢。一汽集團為此制定了任務:到2009年,一汽集團100萬輛自主品牌總產量中,天津一汽要承擔35%,即35萬輛。
然而,大樹之下并非人人都好乘涼。歸入一汽旗下的夏利,一直沒有得到一汽集團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其產品格局仍固守在A0級及以下市場,價位始終停留在3萬到6萬元。與此同時,夏利銷售網絡也從此前的一線城市退守到二、三線市場,以至如今的四、五線城市。2009年時,天津一汽的銷量僅為21.2萬輛,這與此前35萬輛的任務目標相距甚遠。
對此,魯小舟直言,低價位、產品線短,以及A0級市場近年來的一再萎縮,是導致天津一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為此,魯小舟稱,2010年之后,A0級以下車型總體銷量每年多以10%的速度下滑。今年前4個月,該市場銷量同比下滑18%.天津一汽產品線主要集中在A0級及以下市場,與大盤下滑速度基本一致。
然而,對于天津一汽而言,夏利品牌的沒落,更突出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利潤。據了解,由于一汽夏利去年主營業務出現虧損,如果今年新產品銷量不暢導致繼續虧損,上市公司將被戴上ST的帽子,而該情形如果延續到明年,一汽夏利將面臨退市風險,更將直接影響一汽集團整體上市計劃。
在此情況下,一汽集團決心挽救已陷重疾的天津一汽,并開出了幾劑猛藥:剛剛升任一汽豐田總經理的田聰明臨危受命,二度執掌天津一汽;從去年開始,一汽集團對天津一汽的戰略定位做出調整,從原來的經濟型轎車基地轉向經濟型乘用車基地;主攻一二線市場的全新品牌駿派發布,其旗下首款車型將于今年上市。
其中,田聰明的強勢回歸,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天津一汽自救轉型的開始。而田聰明此番帶來的軍令狀,是要在兩年內將天津一汽的主營業務扭虧為盈。新品牌駿派旗下首款車型D60,是田聰明回歸天津一汽后的第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