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重要的汽車配件產業集聚洼地,僅今年首季度,汽車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達16倍多,肇慶洼地效應直接輻射東南亞和大西南地區。
據肇慶市政府官員16日表示,包括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等東盟多國駐粵領事官員及大西南地區商會、知名企業代表在內,此前已云集肇慶成功舉辦了首屆“珠三角—東盟。大西南經貿合作交流會”,肇慶在溝通東盟、珠三角及大西南的“國際門戶”區位優勢已凸顯。
依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對肇慶提出建設“珠三角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的發展定位后,廣東省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郭玉琨稱,對未來肇慶構建珠三角—東盟。大西南國際貿易和投資網絡平臺,尋求更高層合作充滿信心。
據廣東省汽車整車業規劃,至2017年,該省整車將實現產值約8000億元人民幣。肇慶地處廣佛肇經濟圈的重要發展腹地,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通往東盟經濟區和大西南地區的聯系節點,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當地的重要主導產業。
肇慶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肇慶汽車產業有規模以上企業18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億元,增長28.9%,今年一季度汽車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16億元,同比增長19.4%,培育出包括廣東鴻圖等3家上市公司在內的一批大型企業。在該市6家國內A股上市企業中,就有3家為汽車零配件企業,并著力打造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省級汽配園區。
肇慶發展中心區的高要市是肇慶汽配產業發展的主戰場,2013年3月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專業園獲廣東省政府批復,成為該省6個汽車零部件專業園之一。
有經濟專家分析,肇慶有粵港澳連接東盟與大西南的區位優勢,可利用“國際平臺”將“洼地效應”變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