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大量發行主權債務已經成為主要的借貸方式,而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大寬松釋放出的低成本資金“激活”了歐元區主權債等資產。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2007年中旬、金融危機前至2013年末,全球債務市場規模大增42%,攀升至100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4年發達經濟體總債務為50.95萬億美元,負債率為108.32%,債務風險依舊困擾著發達經濟體。
而“瘋狂”的歐債早已成為本月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的常客:
西班牙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一度跌得比美國同期國債還低。德意志銀行數據顯示,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本周曾觸及1789年以來最低點;法國同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65%,創1740年以來新低。
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20個基點至2.76%,并于周五盤中觸及歷史新低2.723%。
比利時及愛爾蘭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觸及1.771%和2.424%,創下歷史新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債券投資者的Ross向CNBC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與過去幾年(的收益率)相比,我有時會覺得最大的泡沫將是主權債,無論是美國的還是其它國家的。因為收益率仍遠低于平均水平。
過去十年美國十年期國債的平均收益率是4%。一旦它(收益率)在某個時點開啟回歸均值之旅,長期國債市場的損失將會及其慘重,而且很可能會波及整個固定收益領域。
Ross認為,包括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長期國債等資產發行的放緩,幫助市場避免了全面受到美聯儲“縮減”的影響。但他表示,現在投資者購買資產的同時也承擔了“內含的再融資風險”(例:未來融資環境偏緊)。
Ross曾精準抄底歐債危機,并獲得巨大成功。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2011年,愛爾蘭銀行壞賬飆升之際,Ross聯手楓信金融控股(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等投資者斥資11億歐元吃進該行34.9%的股份。約半個月前,Ross完成套現,不到三年間獲利近3倍。
“我們必須有一個讓人感受到壓力的環境”,Ros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