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報記者 陶海青 4月12日,中澳工商界CEO圓桌會中期會議在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會見了參加會議的雙方企業家。 汪洋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 ...
本報記者 陶海青
4月12日,中澳工商界CEO圓桌會中期會議在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會見了參加會議的雙方企業家。
汪洋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目的國。中澳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只要雙方擴大市場開放,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兩國互利合作的蛋糕一定會越做越大。
阿博特表示,澳方期待與中方盡快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推動雙邊關系發展。澳方愿成為中國能源、資源及糧食長期穩定的供應國,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澳投資,澳方將為此提供便利。
日前,阿博特率領由600多名政府高級官員、企業和行業高層代表組成的代表團,來華尋求更廣泛領域的經濟合作。
私人投資免審有望放寬上限
近年來,中國對澳投資大幅增長,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在澳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170多億美元。澳大利亞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到澳大利亞投資。
2010年,中國商人馬老板與西澳大利亞州費恩格羅夫酒莊聯系,希望購買其股份。這筆投資無疑是雪中送炭,因為酒莊剛失去了一個大客戶。
2011年年初,馬老板買下了該酒莊價值1000萬澳元的股份,并最后增加投資到1700萬澳元,持有酒莊88%的股份。到2011年年底時,馬老板已經在中國開了50家費恩格羅夫酒莊葡萄酒專賣店,銷售額達到800萬澳元。
費恩格羅夫酒莊負責人說:“中國投資在他的酒莊最困難的時候從天而降,使酒莊擴大了經營,生意興隆。”
這筆投資體現了雙贏互補的特點?;谛湃?,馬老板放手讓澳方管理團隊繼續經營,也沒有因為要適應中國市場而改變產品的核心品質。所以,費恩格羅夫酒莊仍是名副其實的澳大利亞酒莊。
這是中國私人投資的一個樣本。
“目前,有成千上萬的中澳企業進行良好合作,幾千萬澳大利亞人與中國人不斷發展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阿博特表示。
來自畢馬威和悉尼大學的報告顯示,對澳投資需求更多地來自于中國民營企業。2013年,民營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活動交易數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商業房地產領域。
張明(化名)是一家企業負責人,剛從澳大利亞考察回來。他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澳大利亞對外資國有企業在澳投資的管理非常嚴苛:無論規模大小,都必須通過審查批準。中國鋁業增持力拓礦業股份和中國五礦收購OZ礦業交易,都是因為未能通過澳方審查而投資失敗。”
張明表示,要求澳方放棄對中國國有企業審查的可能性很小,而放寬私企投資免審規模上限的可能則非常大。
據悉,在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中方提出將私人投資免審上限放寬至10億澳元,遵循澳大利亞審查美國、新西蘭、韓國私人投資的同等標準。
中國開放農產品市場尚需時日
目前,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和第三大牛肉及糖類出口國,農產品年出口額約為360億澳元。增加農產品出口,成為全球尤其是亞洲的“糧倉”,一直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訴求之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總額較5年前翻番,達73億澳元(約合402億元人民幣)。但澳方認為,目前,糧食、糖類、肉類等各個領域存在的關稅、檢驗檢疫標準等問題,仍會限制澳農產品對華出口。
“所以,如果澳方放寬對中國私人投資的審查,很有可能是為了換取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開放。”張明說。
就在幾天前,日本對澳放開農產品市場,承諾將在10年內撤銷超過88%的貿易產品關稅,計劃2015年初正式生效。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李燕茹博士認為,農產品貿易是談判中的敏感領域。如何通過自貿協定來促進本國農產品出口,是澳大利亞關注的焦點;而就中國國情而言,農業直接關系到經濟穩定、社會和諧與生態安全。因此,在整個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農業談判有些難度。
加快中澳自貿協定談判
事實上,阿博特在此次訪華前已表示,希望此行能為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帶來實質性進展。阿博特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日會晤后,一致同意加快中澳自貿協定談判進程,爭取早日達成協議。
據了解,中澳今年5月將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第20輪中澳自貿協定談判。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促進中澳雙方達成最終協議的最后一次談判。但已談了9年的中澳自貿協定能否圓滿收官,關鍵還得看雙方能否攻克其中的一些難點。
據權威預測,一旦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將為澳大利亞帶來每年200億澳元的收益。僅在農業領域,澳對華農業出口將因自貿協定而每年額外增加6億澳元。
因此,澳方表示出很強的意愿。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曾表示,中澳自貿協定談判或于今年完成。
4月12日,中澳工商界CEO圓桌會中期會議在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會見了參加會議的雙方企業家。
汪洋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目的國。中澳兩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只要雙方擴大市場開放,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兩國互利合作的蛋糕一定會越做越大。
阿博特表示,澳方期待與中方盡快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推動雙邊關系發展。澳方愿成為中國能源、資源及糧食長期穩定的供應國,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澳投資,澳方將為此提供便利。
日前,阿博特率領由600多名政府高級官員、企業和行業高層代表組成的代表團,來華尋求更廣泛領域的經濟合作。
私人投資免審有望放寬上限
近年來,中國對澳投資大幅增長,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在澳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170多億美元。澳大利亞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到澳大利亞投資。
2010年,中國商人馬老板與西澳大利亞州費恩格羅夫酒莊聯系,希望購買其股份。這筆投資無疑是雪中送炭,因為酒莊剛失去了一個大客戶。
2011年年初,馬老板買下了該酒莊價值1000萬澳元的股份,并最后增加投資到1700萬澳元,持有酒莊88%的股份。到2011年年底時,馬老板已經在中國開了50家費恩格羅夫酒莊葡萄酒專賣店,銷售額達到800萬澳元。
費恩格羅夫酒莊負責人說:“中國投資在他的酒莊最困難的時候從天而降,使酒莊擴大了經營,生意興隆。”
這筆投資體現了雙贏互補的特點?;谛湃?,馬老板放手讓澳方管理團隊繼續經營,也沒有因為要適應中國市場而改變產品的核心品質。所以,費恩格羅夫酒莊仍是名副其實的澳大利亞酒莊。
這是中國私人投資的一個樣本。
“目前,有成千上萬的中澳企業進行良好合作,幾千萬澳大利亞人與中國人不斷發展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阿博特表示。
來自畢馬威和悉尼大學的報告顯示,對澳投資需求更多地來自于中國民營企業。2013年,民營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活動交易數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商業房地產領域。
張明(化名)是一家企業負責人,剛從澳大利亞考察回來。他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澳大利亞對外資國有企業在澳投資的管理非常嚴苛:無論規模大小,都必須通過審查批準。中國鋁業增持力拓礦業股份和中國五礦收購OZ礦業交易,都是因為未能通過澳方審查而投資失敗。”
張明表示,要求澳方放棄對中國國有企業審查的可能性很小,而放寬私企投資免審規模上限的可能則非常大。
據悉,在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中方提出將私人投資免審上限放寬至10億澳元,遵循澳大利亞審查美國、新西蘭、韓國私人投資的同等標準。
中國開放農產品市場尚需時日
目前,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和第三大牛肉及糖類出口國,農產品年出口額約為360億澳元。增加農產品出口,成為全球尤其是亞洲的“糧倉”,一直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訴求之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總額較5年前翻番,達73億澳元(約合402億元人民幣)。但澳方認為,目前,糧食、糖類、肉類等各個領域存在的關稅、檢驗檢疫標準等問題,仍會限制澳農產品對華出口。
“所以,如果澳方放寬對中國私人投資的審查,很有可能是為了換取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開放。”張明說。
就在幾天前,日本對澳放開農產品市場,承諾將在10年內撤銷超過88%的貿易產品關稅,計劃2015年初正式生效。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李燕茹博士認為,農產品貿易是談判中的敏感領域。如何通過自貿協定來促進本國農產品出口,是澳大利亞關注的焦點;而就中國國情而言,農業直接關系到經濟穩定、社會和諧與生態安全。因此,在整個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農業談判有些難度。
加快中澳自貿協定談判
事實上,阿博特在此次訪華前已表示,希望此行能為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帶來實質性進展。阿博特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日會晤后,一致同意加快中澳自貿協定談判進程,爭取早日達成協議。
據了解,中澳今年5月將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第20輪中澳自貿協定談判。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促進中澳雙方達成最終協議的最后一次談判。但已談了9年的中澳自貿協定能否圓滿收官,關鍵還得看雙方能否攻克其中的一些難點。
據權威預測,一旦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將為澳大利亞帶來每年200億澳元的收益。僅在農業領域,澳對華農業出口將因自貿協定而每年額外增加6億澳元。
因此,澳方表示出很強的意愿。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曾表示,中澳自貿協定談判或于今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