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9月14日,國內沿海地區油廠一級豆油平均價格為5545元/噸,比8月12日下跌85元/噸,跌幅1.5%。其中,廣東最低5470元/噸,山東最高5600元/噸。豆油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8月美國農業部糧油供需報告極度利空,筆者認為,后市震蕩下跌空間不大,或將筑底。
成本穩步降低
據測算,9月進口美國大豆到港平均成本為3130元/噸,比8月下跌7元/噸,是美國8月船期,相對應美盤期貨9月合約、9月份到港的進口美國大豆,采集點價時間是6月1日~9月1日;同期進口巴西大豆平均成本3142元/噸,比8月份上漲42元/噸,比美國進口成本高12元/噸。
9月份進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主導國內豆類市場,而10月份將轉換為進口美國大豆到港成本主導國內豆類市場。9月船期進口美國大豆10月份到港均價為3090元/噸,采集點價時間是7月1日~9月14日。預計進口美國大豆均價比9月份進口巴西大豆到港平均成本下跌52元/噸,進口大豆均價有穩步降低的預期。
壓榨利潤背離
由于9月份進口南美巴西大豆到港數量明顯多于美國大豆,南美巴 西大豆價格略高于美國大豆,所以,9月份進口南美大豆到港均值主導國內大豆市場。
按9月份進口南美巴西大豆均價3142元/噸、沿海豆粕平均價格2714元/噸、沿海豆油平均價格5545元/噸計算,國內沿海地區壓榨虧損92.2元/噸。
按9月進口南美巴西到港大豆平均成本3142元/噸,對應國內9月11日期貨1601合約、豆粕收盤2679元/噸、豆油收盤5426元/噸計算,壓榨虧損21.78元/噸,與9月4日虧損18.98元/噸基本相當。
按9月10日美盤11月合約收盤價873美分/蒲式耳理論計算,進口美國大豆成本為2967元/噸,對應國內9月11日期貨1601合約收盤、豆粕2679元/噸、豆油5426元/噸計算,壓榨利潤為139.48元/噸,比9月4日減少14.22元/噸。
從進口大豆成本分析不難看出,進口南美大豆均價對應現貨、期貨均虧損,只是虧損幅度不一,而盤面跟蹤壓榨大幅盈利,呈現背離格局。(中國進出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