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用戶喜歡什么樣的品類是沒有任何數據的,不僅如此,跨境電商本身對供應鏈的要求也非常高,比如產品運到國內以后再退回國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我們首先要去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范忱指出。
許多企業試圖用大量囤貨的方式獲得低價優勢,而范忱則表示,一定要小心大規模地囤貨,他指出,“現在很多人拿著大筆錢去海外囤貨,但是一旦遇到問題,比如匯率大幅度地變動,這將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打擊。所以我建議供應鏈應該是細分而靈活,盡量壓縮供應鏈的時間,使之達到比較靈活的目的。”
而對于許多不具備資金優勢的初創企業來說,大量囤貨更是根本也是不允許的。另外,一些企業也存在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去探索海外供應鏈,建立自己的保稅倉等問題,應磊表示:“許多小平臺相較大平臺而言,沒有流量和資金的優勢,所以需要在寒冬期抱團取暖,集合流量優勢與廠家議價能力,不斷深入挖掘供應鏈,解決貨源問題,并且打通跨境的物流通路,爭取時間窗口和探索新的方向。”(中國進出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