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傳統旺季,備受關注的“紅5月”并沒有出現。中原地產不完全統計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有安徽、浙江、江蘇等8個省份共16個城市進行了相關政策的微調或松綁。
該不該救市、如何救市再次引發熱議。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市場化調控的思路確立,限購政策的退出是大勢所趨,但為了防止市場出現報復性反彈,限購的退出需要循序漸進。此外,銀行加大對首套房貸的支持力度對于刺激房地產市場的作用更加有效。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董事長林木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如果房地產出現過度低迷,不僅會對經濟下行造成更大壓力,同時也對地方政府收入造成不利影響,加大地方債務危機的風險。因此對房地產調控適度松綁,對于中國經濟穩增長具備積極意義。
卓越集團總裁張遠向記者表示,隨著新一屆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思路從行政干預轉為市場化調控,即便短期遇到阻力,限購政策的退出也是必然的趨勢。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番市場調整根源在于供應無節制增加、價格快速攀升、需求萎縮等市場內生性因素所導致,簡單地取消限購對促進剛需釋放作用有限。同時,取消限購容易被解讀為政府開始救市,市場因自身供求失衡的調整節奏被人為縮短或終止了,這對市場化的調節機制是非常不利的。“作為一種行政手段,限購政策退出也是必然,但如何退出需要 藝術 。”
“在此輪房地產回調的背后,限購政策只是抑制了一部分需求,真正具備殺傷力的應該是緊縮的信貸政策,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更依賴于信貸政策的支持。”張遠告訴記者,“如果說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是由于銀行收縮房貸所致,隨著管理層連番表態要求對首次置業提供信貸支持,至少在按揭貸款層面房地產最難熬的時間已經過去,下半年商業銀行勢必會加大對首套房貸的支持,相信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成交狀況會比上半年要好。”
據相關研究報告認為,此次定向降準,房企可能因此間接受益
一是定向降準其實帶來市場資金供應的寬松預期,會使社會資本供應利率下降,房企的融資成本將會有改善;
二是在行情趨冷下,越來越多的中小房企因資金鏈緊張而退出,新增貸款預計會更多流向實力較強、財務控制較好的房企,這從長期看有利于行業調整,同時銀行首套購房放寬條件也會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