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口岸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喜:短短兩年時間里,進口水果、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口汽車整車、進口肉類口岸相繼啟用,鄭州同時也成為全國擁有指定口岸最多的城市。以建設鄭州國際航空樞紐、國際陸港和特定口岸為抓手,我省已經初步形成了陸空高效銜接、區港聯動、多式聯運的綜合口岸體系和立體開放格局。
更讓人驚喜的是:河南電子口岸今年2月正式上線運行后,初步形成了集通關、物流、商務服務于一體的大通關信息平臺。依托高效銜接聯動的口岸體系,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日處理量超過百萬包;備案商品超過10萬種,備案企業近800家,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鏈基本成形——“商都”鄭州正在成為跨境電商“新都”。
向陸空銜接的立體開放格局轉變,口岸通行與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目前,鄭州航空口岸航線基本覆蓋全球,呈現出國際貨郵量大于國內貨郵量、全貨機貨郵量大于客機腹倉、進出境貨郵量基本平衡的可喜變化。鄭歐班列運營兩年來,已實現多線路、常態化和每周往返2班穩定運行,貨運總量和滿載率、境內外集疏分撥范圍均居中歐班列首位。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業務量在全國42家綜保區中排名第二;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鄭州出口加工區、河南德眾保稅物流中心業務不斷拓展。
依托鄭州航空、鐵路口岸,在開通臺胞落地簽、外國人口岸簽證、國際快件等業務基礎上,我省進口水果、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口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業務不斷拓展,進口汽車整車口岸已驗收運行。作為第一個獲批的內陸陸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鄭州、漯河兩個查驗區通過驗收并正式啟用。鄭州進口糧食、進口澳大利亞屠宰用牛指定口岸以及藥品進口口岸項目已獲批并正在抓緊建設。
鄭州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河南口岸功能的日趨完善,不僅省外企業到河南來報關的數量急遽增加,以前到省外報關的河南企業也在迅速回流。
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省外企業在我省口岸報關進出口248億元,增長41.7%,占我省口岸進出口總量的10%。另一方面,隨著口岸通關服務環境優化,省內企業在我省口岸報關出現回流趨勢。今年前三季度,省內企業在我省口岸報關2227.2億元,增長36.1%,占我省企業在全國口岸報關比重的71.9%,這一現象表明,越來越多的河南企業正回流至家門口報關進出口。
同時,在先后申請設立了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和糧食、藥品、肉類等指定口岸后,今年4月份海關總署又批復同意我省設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實現航空、鐵路和汽車運輸在口岸的無縫對接。
區域通關一體化、“三互”大通關建設、關檢合作“三個一”——我省的通關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促進了貿易便利化,帶動河南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對外開放。
國家政策+本省定位跨境電商已成鏈
得益于口岸發展,更得益于本省的發展思路,河南跨境電商發展的速度令人矚目:國家首批E貿易試點城市、日處理量最大、備案商品近十萬種——
從2013年起提出“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目前我省已在頂層設計、質量安全、通關模式、平臺建設、業務流程等方面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作為全國首批E貿易試點城市,鄭州市的試點目前已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鄭州出口加工區現場全面開展業務,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機場口岸等海關現場正在進行系統測試,其中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現場業務占據主要份額。
目前,鄭州保稅物流中心跨境E貿易日處理量已超過百萬包。截至10月25日,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共備案商品107629種,其中備案進口商品106643種,出口商品986種;實現進出口貨值達29.37億元。
更令人振奮的是:累計有971萬人通過鄭州試點網購進口,收件人分布在關境內的所有省份。出口業務收件人則分布于73個國家和地區,前5位是: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
同時,河南本土的世界工廠網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裝備制造業B2B外貿平臺,而許昌的人發制品利用海外倉模式,成功開拓北美、南非等地的零售市場,并且成為全球最大的發制品生產基地。
跨境電商涵蓋貿易、平臺、物流、金融、服務等多個環節,從鄭州海關的統計來看,我省共備案企業795家,其中電商企業363家,電商平臺262家,配套服務的支付企業35家,物流企業19家,倉儲企業86家,報關企業30家——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鏈已經基本成型。
4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關于降低進口產品關稅試點、稅制改革和恢復增設口岸免稅店的相關政策,表明了政府促進消費回流國內的決心。我省今年也把“抓電子商務”放在保增長保態勢重大專項首位,并且提出了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目標。當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政策交集時,河南的跨境電商迸發出了巨大能量,綜合跨境B2B、海外O2O、海外倉、跨境B2C這些跨境電商的發展模式在河南均快速發展。
有專家預測,作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首批六個服務試點城市之一,鄭州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起步早、發展快,到2017年跨境電商成交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鄭州將成為新的商都——跨境電商之都。(中國進出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