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噸錦稻加工項目外景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富錦口岸
富錦市坐落在世界僅有的三塊黑土之一的中國三江平原上,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素有“黑土綠谷、糧都富錦”之美譽。坐擁“八大優勢”的富錦,正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張開熱情的雙臂,笑迎天下客商,共創共享美好發展未來。
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富錦成為輻射周邊,南聯北開的區域中心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
富錦1409年設制,1909年建縣,1988年撤縣建市,198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享有對外貿易權,1990年富錦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2002年富錦被國務院確立為黑龍江省地方性中心城市。富錦市版圖面積8227平方公里,下轄10個鎮、1個城關社區、266個行政村,境內有農墾建三江分局3個國營農場,紅興隆分局所屬的二九一農場15個生產隊。全市總人口48萬,其中農業人口28.1萬。富錦輻射周邊人口200多萬。是區域內經濟總量最大、服務功能最全的縣級市。
富錦是“中國大豆之鄉”、“中國東北大米之鄉”、“國家商品糧基地”、連續11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是“全國綠色農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科普先進縣”、“全國衛生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北方秧歌城”、被國家命名為“田徑之鄉”、“中國北方濕地宣教基地”、“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三度被評為“龍江經濟最具活力縣(市)”、“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
富錦市位居要沖,境內有公路、水路、鐵路三大交通動脈,三大交通動脈貫通全境,于市區交匯,構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富錦成為三江平原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中心、物流中心,是周邊市縣及農場農副產品、口岸過貨物資等向外輸出的重要渠道,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沿邊開放帶,東北亞大通道交通樞紐。
公路路網縱橫交錯,國道同三公路,省道佳撫公路、富密公路、富饒公路、建虎公路穿境而過。富錦是黑龍江省繼哈爾濱、佳木斯之后第三個擁有跨江公路大橋的城市,富綏松花江大橋形成了輻射綏濱、蘿北、鶴崗及寶泉嶺農墾農場的又一交通物流樞紐。
富錦港是松花江下游最大的水陸換裝港,是松花江唯一能夠保證枯水期過貨的深水良港,是國家糧食、對外貿易大宗貨物轉運港,可停泊千噸級船舶,年吞吐能力100萬噸,可實現水陸、江海聯運。富錦周邊200公里的半徑內,富錦口岸處于同江、撫遠、綏濱、饒河4個國家級口岸中心位置,并于此交匯,通過富錦口岸下行可通過廟街入海口,進入韃靼海峽,直達韓國、日本等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進入亞太經濟圈,江海聯運比繞經大連港縮短三分之一航程。目前,富錦正在推進東平新港和港口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可使口岸年吞吐能力達到150萬噸。
富錦福前鐵路橫貫市境77公里,鐵道部批復的富錦(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園區鐵路專用線正在建設施工中。目前,國家和黑龍江省將在區域內重點推進中俄跨黑龍江鐵路大橋、哈爾濱至同江高速鐵路以及黑瞎子島綜合開發等重大項目,屆時,富錦區域鐵路年發貨量將達到200萬噸。富錦站已成為佳木斯東部重要的鐵路運輸中心。
富錦市距佳木斯機場110公里,已經開通佳木斯至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多條國內航線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韓國首爾等國際航班。距正在規劃建設的建三江機場40公里,將為今后招商引資,國內外客商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條件。
富錦城市建成區16.2平方公里,城市基礎建設設施配套,功能完備。初步形成“一橋飛架、兩山守望、三水環繞、五街橫貫、九路通江、十二座廣場公園綠地遍布城區”的總體布局。形成了農資、農機、糧食、家居、建材等佳木斯市東部最大的專業市場以及各類專業市場7個,建成了全省縣級規模最大的新天地商廈,大商集團新瑪特購物中心等大型綜合商場,商業服務場所20萬平方米,各類商鋪2000多家,在區域經濟中市場功能最全、輻射功能最大。
豐富珍貴的資源環境優勢,使富錦成為區域生態功能最優,后發經濟優勢凸顯的投資創業福地
富錦市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是我國土地開發較晚的縣份之一,以大氣、水體、土壤、生物等要素構成的生態環境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沒有工業“三廢”污染,原始生態環境良好。天藍、水碧、草青是富錦區域的主要生態環境特點。
富錦大氣環境指數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鄉村農田區域大氣總懸浮粒日平均≤0.15毫克/標準平方米。
富錦市水資源豐富,境內一江八河,區域內水資源總量8.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20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高出13.6%。地下水屬碳酸鈣型低礦化度水。全市地表水達到國家三類標準,地下水達國家一類標準。且有防洪、排澇、灌溉等配套水利設施。
富錦土壤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有機質含量達5.2%,最高達8.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倍,是全省平均數的2倍,超過國家規定的一級耕地標準,可耕性良好。土質疏松,表層土一般在20厘米—30厘米。
富錦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處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下線、第三積溫帶上線,氣候條件很適合農林牧漁業生產。富錦處于西風帶,年平均風速3.7米/秒。富錦豐富的風源優勢,使富錦市獲得了“中國新型能源之都”的美譽。
富錦木本植被、草本植被豐富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彌足珍貴。富錦現有還林地86萬畝、牧草地80萬畝,森林面積44萬畝。富錦還有砂、石、陶土、花崗巖、墨石、煤、天然氣等礦產資源。
富錦濕地是三江平原獨具特色的生物多樣性和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態系統,是全球溫帶中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代表。富錦4個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3萬畝。富錦是全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中國白枕鸛”之鄉,三江濕地宣教館是黑龍江省唯一、中國北方最大、濕地多樣性展示效果最好的濕地宣教基地,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綠色和原生態是富錦最天然、最厚重的特征。“十二五”期間,富錦作為后發經濟優勢明顯的綠色城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國優質、安全綠色的食品產業基礎。
廣袤無垠的黑土平原優勢,使富錦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集散地
富錦是世界“非轉基因大豆、玉米”主產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商品糧基地。是全國耕地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糧食商品化率最高的產糧大市,轄區內920萬畝無公害化耕地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200,占黑龍江省耕地面積的1/20,其中市屬耕地570萬畝,農民人均耕地面積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是全國優質水稻、大豆、玉米、馬鈴薯、甜菜、白瓜、紅小豆等作物重點產區,富錦糧食年季間商品化率超過90%。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在全國糧食產糧百強縣歷年評比中都在前10名以內。
富錦行政區域內,有全國最大、標準最高的現代化農墾建三江分局3個農場,區域內的場市共建百公里農業科技示范帶,土地規模經營,連片種植,濃縮和展示了中國現代化農業的最高水平,是國家農業科技成果集中體現的“中國現代農業展示區”。
富錦經濟作物數量大、品質優,都適宜食品產業加工項目的開發。到“十二五”期末,富錦將成為全國水稻第一縣、產糧第一縣、商品糧第一縣。
基礎夯實的綠色品牌優勢,使富錦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示范區
富錦是“黑龍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案監測工作試點縣”。多年來,富錦憑借生態環境良好的自然優勢,實施社會、經濟、生態三效統一的戰略,以建設全國大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為目標,以增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認證為品牌。實施區域化布局、規模化推進、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全程化監管。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以深入開展場市共建為平臺,強化農機化、水利化、規模化、科技化、產業化和生態化現代農業建設,合作共建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全市現有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水稻基地、大豆基地面積240萬畝。富錦大豆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地理標志認證。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已達393萬畝。綠色食品標志10個,有機食品標志4個,無公害農產品192個、地理標志認證1個。富錦市農業開發公司“綠健牌”AA級大豆產品是黑龍江省第一家AA級大豆產品。富錦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富錦的綠色資源,為開發創建綠色食品產業,提升綠色食品檔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帶來了無限商機。
富錦市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培育綠色有機食品原料提供了基地載體,成為今后國家實施食品安全的搖籃。富錦市農業科技技術基礎雄厚,科技成果轉化,市鎮村科技網絡平臺建設走在全省全國前列。全市共建農業科技示范區309個,建成萬畝展示區20個,千畝展示區32個。通過場市共建科技示范區,建立了水、旱示范田,種、養項目齊全,集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和旅游觀光與一體的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區。2012年7月,全國現代農業現場會在富錦市召開。
富錦以“中國東北大米之鄉”而馳名中外,憑借優越的自然環境,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不斷擴大的水稻種植面積,使富錦以15億元的200萬畝特大型灌區項目為代表的綠色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建設,得到了國家和省的高度重視。富錦市水稻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成為綠色餐桌上的主打食品。2014年,富錦水稻種植面積均為230萬畝。
富錦是國家玉米主產區,2014年,富錦玉米種植面積240萬畝。今后,富錦將以綠色有機玉米為原料,引進玉米深加工產業項目,重點開發玉米粉系列、膨化系列、玉米黃金米營養系列、食用玉米淀粉、玉米漿飲料系列等特色產品。打造富錦玉米品牌。
富錦是“中國大豆之鄉”,全市大豆生產基地技術服務網絡健全。富錦大豆推廣品種經過多年篩選,品質在全省排列第一,在國家也獨占鰲頭,富錦錦豐農場獲得南京國環有機大豆認證。
富錦市的各類綠色有機食品原料,其非轉基因的市場競爭優勢,為國家實施食品安全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供了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間,隨著富錦綠色有機原料基地的建設和擴大,富錦這塊黑土綠谷必將為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占領綠色食品這塊高地營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質優量大的畜牧產業優勢,使富錦成為商家投資興業的大平臺
近年來,在《黑龍江省千萬噸奶戰略工程規劃》和《黑龍江省五千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戰略工程規劃》的推進下,富錦市以建設全國優質奶源基地和以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為目標,實施“草畜乳”一體化戰略,在突出發展奶牛的同時,重點發展生豬,穩步發展肉牛、肉羊、家禽,示范性發展特種畜禽養殖,不斷壯大養殖規模,提升規模化、標準化、產業經營水平。在全省率先構建了縣級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全市畜牧產業實現了新跨越,成為黑龍江省“新興畜牧縣”。
富錦所處的經緯度是世界上公認的奶牛最佳養殖帶,與美國著名的奶牛經濟養殖區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的緯度,氣候條件一樣,生態環境、種植結構也基本相同。富錦市把發展奶牛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的“一號工程”來抓,先后制定出臺了《富錦市統一進口奶牛專項政策》、《富錦市招商引牛優惠政策》和《富錦市促進奶牛產業化發展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扶大戶、建小區、帶普養、上總量”的示范引導方式,鼓勵發展奶牛養殖的適度規模經營。
目前富錦市有奶牛飼養小區和奶牛場共28個。2013年,奶牛存欄1.5萬頭,輻射區域奶牛5.6萬頭。鮮奶產量2萬噸,輻射區域鮮奶產量12.3萬噸。“十二五”期間,富錦奶牛產業將成為國內知名企業投資的熱點。
富錦市生豬生產在堅持“政策扶持、政府引導、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下,努力打造北方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了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水平。
在養殖優勢上,富錦市實施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發展戰略,全部達到無公害飼養標準。全市養豬專業戶2667戶,其中大戶(場)550戶;全市生豬飼養全部達到無公害飼養標準。2013年末,全市萬頭規模豬場2個,5000頭規模豬場14個,3000頭規模豬場11個,1000頭規模豬場26個,生豬飼養量160萬頭,實現年出欄商品豬100萬頭以上的生產能力,跨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的行列。
在輻射優勢上,富錦市輻射周邊8個市縣及3個國有農場,生豬飼養量達到862.5萬頭。年出欄量商品豬459.93萬頭,生豬分割屠宰加工能力僅為18萬頭,巨大的生豬屠宰深加工潛力尤為突顯,為生豬屠宰加工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證。
富錦具有豐富的飼料資源優勢,除原糧飼料(非轉基因米糠、豆粕)外,年玉米秸稈產量達到200萬噸以上,特別是優質苜蓿草資源在黑龍江省優勢明顯。黑龍江遠方草業是國內生產苜蓿草最大的企業之一,已在富錦建成了3萬畝優質人工苜蓿草生產基地,年產干草量達到2萬多噸,供應國內蒙牛、伊利、飛鶴等大型乳品企業并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2012年富錦市苜蓿草種植面積3萬畝,生產優質苜蓿草1.6萬噸。
雄厚完備的工業基礎優勢,使富錦成為資源轉化的投資熱土
富錦工業基礎開發優勢明顯,近年來形成了新型能源、農畜產品加工、裝備制造、臨港加工和輕工食品加工支柱產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63戶,產值實現55.2億元。“十二五”期間,全力調整富錦工業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工業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已成為富錦工業富市的戰略重點和突破口。
在新型能源產業中,華潤、華富、富龍等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萬千瓦。據目前測風結果,富錦仍有10萬千瓦風電資源待開發。投資風力發電是富錦今后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裝備制造業中,富錦龍江拖拉機有限責任公司是東北唯一生產大中馬力拖拉機的企業,農機產品被列入國家補貼項目,被省政府列為新型農機裝備龍頭企業,企業開發的大豆聯合收割機、玉米收割機、甜菜收獲機等農機產品市場需求潛力大,前景廣闊。
黑龍江富錦凱馬車輪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微型車鋼圈定點生產單位,產品已達40多個品種,基本形成了微型汽車鋼圈、輕型汽車鋼圈、聯合收割機鋼圈、農用車鋼圈等4大生產系列,產品遠銷歐美。
富華起重機有限責任公司是為國家機械工業部定點生產起重運輸設備的專業廠家,具有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公司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共青城起重運輸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及布列亞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及國內中石化、中石油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該公司現已具有生產制造15個類別26個系列146種產品的生產能力,并在國內首家開發了四級防爆電動葫蘆、四級防爆電動單梁起重機、四級防爆電動雙梁橋式起重機、粉塵防爆過軌起重機及防爆電磁起重機等新產品。其中有8個系列49種產品填補了國家空白;有3個系列19種新產品被國家科委、中國工商銀行、勞動部、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評為國家級新產品。
在高新技術企業領域,黑龍江省宏宇短纖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橡膠制品預處理短纖維行業市場占有率已超過70%,是亞洲地區供應品種最多,產能最大的預處理短纖維生產企業。公司目前擁有兩項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在國內獨家生產預處理尼龍、聚酯、芳綸、棉粉等系列產品。2011年7月被認定為黑龍家省高新技術企業并獲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預處理芳綸短纖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的支持。
在臨港加工業中,永安木業是全省重要的木材進口加工基地,每年從俄羅斯進口木材30多萬立方米。為國內木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富錦各類工業企業的現有基礎和狀況,以及資源開發潛力為全國各地知名企業投資建廠,合資合作,互惠共贏構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完善配套的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優勢,使富錦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樣板區
黑龍江省(富錦)綠色食品產業園區距市中心3.6公里。食品園區南接國道同三公路,北連富錦新港,交通便利。2010年被認定為省級民營科技示范園區,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省市聯手共建的綠色食品產業園。是黑龍江省兩個重點建設的食品基地之一。省委書記王憲魁同志明確提出“三江平原要圍繞富錦建設高端食品綠色基地”。
在園區發展定位上,富錦將集中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群,建設三江平原綠色食品加工中心和物流基地,成為全省領先,國內外馳名的國際綠色食品產業園區。
在園區總體規劃上,近期規劃6平方公里,中期規劃12平方公里,遠期規劃(2020年)3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規劃面積已實現“五通一平”(通路、通給水、通排水、通電、通訊、平整土地)。按照功能劃分,產業園分為綠色食品產業區和綜合服務區,其中綠色食品產業區占地440公頃,園區內規劃了水稻、玉米、大豆、白瓜、甜菜、馬鈴薯、蔬菜、肉類、酒類、乳品、物流等11個產業區。綜合服務區占地160公頃。
在園區基礎建設上,截至目前,累計投入各項建設資金24.1億元,園區鐵路專用線于今年7月1日正開工建設,設園區工業站、全長13.3公里,近期發運能力122萬噸,遠期發運能力將達到500萬噸,計劃明年9月份竣工通車。
目前,在綠色食品產業區內,已有錦稻集團60萬噸水稻精深加工;華豆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無菌罐裝豆乳、大豆方便面;振川酒業優質酒基生產基地;黑江大錦農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5000萬只肉雞屠宰及30萬噸飼料加工;綠谷酒業萬噸基酒萬噸瓶裝酒;純中純飲品;金瑪富錦農業科技安全食品園、西瓜汁、錦潤國際物流等項目入駐園區。
富錦市凸顯的綠色食品產業園區招商優勢,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強,具有國內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優越發展空間,使富錦成為實施大品牌戰略的圍繞現代農業辦工業的省級及國家級樣板區。
民風淳樸的人文環境投資優勢,使富錦成為企業家創業的積聚洼地
富錦,以濱江古城而著稱,百年的建縣歷史匯成“厚德、敬業、和諧、卓越”的城市精神,培養樹立了“投資者是上帝,納稅者是功臣”的親商安商護商富商的人文理念,制定了《富錦市鼓勵投資辦法》、《富錦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在土地、稅收、各種費項方面都有比周邊更加優惠的政策,為投資商提供了優越的投資條件和項目開發潛力空間。
讓富錦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富錦。未來的富錦,充滿了燦爛的生機和活力,踏上這片投資熱土,必將占有商機,收獲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