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目前,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約32.3億噸,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1.71億噸,但由于我國廢棄物處置能力相對不足,大量固體廢物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處置。通過現有企業生產過程進行協同資源化處理,可以提高我國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能力,有利于化解我國廢棄物處理處置的難題,是循環經濟的重要領域。
有分析人士指出,固廢處理行業將成后起之秀。固體廢棄物處理行業是一個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型行業,固廢處理行業的發展落后于污水處理、煙氣處理行業的發展。在我國相關政策逐步推出的宏觀背景下,固廢處理行業將是我國環保產業中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成為環保各個子領域發展的后起之秀。
目前,A股市場中的固廢處理上市公式有:城投控股、南海發展、哈投股份、東湖高新、華電能源、廣州控股、三峽水利、凱迪電力等。
上周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環保產業調查公報,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驅動下,近幾年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迅速、規模顯著擴大,但總體規模依然較小,未來隨著法規政策的不斷完善,環保產業的投資將繼續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將延續高速增長態勢,促進經濟增長和帶動就業高速增加。其中固廢處理領域,后續土壤環保法及《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等法規政策的出臺將有望逐步推動土壤修復市場開啟,帶來萬億規模的商機。
那么面對這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投資者該如何布局?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固廢處理涉及多個層面,是一個綜合治理的范疇,產業鏈完整。
生活垃圾處理:焚燒鍋爐需求空間廣闊。受一線城市土地資源日漸稀缺的影響,填埋的方式經濟性越來越低。我國目前垃圾焚燒比例在15%-20%之間,與國土面積相對較大的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垃圾焚燒的兩種主流焚燒技術爐排爐和流化床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屬性,將并行發展。看好有吸收國外技術并能快速產業化的公司:華光股份。
危險廢物處理:遠期關注核廢料處理。危廢處理主要是通過危險廢物處置中心來完成,我國承接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的一般為當地企業,競爭格局比較分散。相比其它種類危廢處理,核廢料處理難度更大,壁壘更高,在我國大力推進核電的背景下,核廢料處理也提上日程。看好可替代國外處理技術的公司:九龍電力。
工業固廢回收利用:發展源于原材料的制約。我國當前基礎資源的嚴重緊缺與經濟的快速增長形成鮮明的對比,原材料的制約成為我國工業固廢回收利用行業的發展之源,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同樣是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回收利用業務占比較大,成長性好的公司最值得期待:格林美。
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迎接新契機、新變革。較工業固廢回收利用,我國對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行業發展的政策傾向明顯。從強化環境保護的考慮,到“變廢為寶”的愈發重視;從“家電以舊換新”為行業帶來的新契機,到即將出臺的可能引起行業變革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政策助力行業發展貫穿始終,而主營業務為從事廢棄電器電子拆解處理的企業將最為受益:格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