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觀察》No.36 從“小冰”事件看IT互聯網巨頭的轉型
互聯網天天都有事鬧騰。
身處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所以天天看大戲,已是必然……360、騰訊、阿里、百度、網易,各個都是有故事的主。
現在,輪到了微軟。
微軟小冰(智能聊天機器人)事件就是近期發生的一出戲。筆者碰巧參加了5月底微軟小冰的發布會,感覺那是我見過的最“娛樂化”的微軟的發布會。
會場布置得像個茶館,氣氛輕松,我僥幸占到了前面的一個座位,郭德綱的老搭檔于謙就在我左前方。
這次發布會采取了微軟的智能聊天機器人拜師德云社的噱頭。在正式拜師之前,微軟的兩個產品經理還穿著長褂子,像模像樣地說了一段相聲。
而在拜師儀式以后,又戲劇性地上來一位皮膚白皙、粉雕玉琢般的美女——奶茶妹妹章澤天,她當上了小冰的產品經理。她一上來,全場有點小小失控,那些好色的攝像鏡頭蜂擁而上,我估計不少媒體記者都忽略了她嘴里是怎么介紹小冰的了。
這是我沒見過的微軟。它一下子年輕了。
后來的戲劇事件估計大伙兒都看到了,不到三天,小冰被騰訊給“斃”了。然后微軟的公共微博賬號賣萌,“控訴”企鵝的殘暴。然后就是小冰開始結盟米聊、易信、觸寶科技、奇虎360。現在,還傳出小冰將和阿里“來往”進行合作的傳聞。
微軟從來沒有以這樣的角色出現在眾人眼里,更準確地說,在中國人眼里。因為資料顯示,在美國本土,微軟已經推出智能手機平臺上的語音助手Cortana,據說,它融合了Siri和Google Now二者的優點,并加入自己的特色。Cortana原是《光暈》(Halo)游戲里的一個26世紀人工智能角色。
而微軟Cortana的定位是,通過不斷地學習用戶的習慣和興趣偏好,充當個性化的數字助手,幫助用戶管理日常活動,并支持慣常的網絡信息搜索。
我們只要稍加琢磨就不難發現,微軟小冰和Cortana其實神似,它們都是微軟深入移動互聯網的一個入口。它們都具有人工智能屬性,形式都是擬人化和“萌”。
說到“萌”,其實微軟早在2010年在臺灣Silverlight的官方網站上就曾推出卡通美女代言人藍澤光,以及更早時候在日本推過WIN7的動漫代言人窗邊系列。
2013年,微軟在新加坡舉辦的AFA亞洲動漫展上又披露了IE代言形象藍澤祈。
看來,微軟變“萌”其實是最近幾年一個持續的趨勢,小冰在中國大陸的降生是微軟的邏輯之內的事情。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已經使出了種種解數,去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收購諾基亞,尚未顯出多大成效,有人甚至揶揄它們是兩個Loser的聯合;推出surface,成績乏善可陳——成功與否,還得看第三代產品是否賣得好。
此次微軟推出小冰,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突破,如果說前面的一些努力都寄予在硬件和自身系統之上。那么,這次微軟做的其實是個跨系統的純軟件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工具。而且,身上的移動互聯網元素,諸如擬人化、年輕化和“萌”的色彩鮮明。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微軟的一個聊天工具MSN。曾幾何時,MSN其實差不多和QQ一起在桌面電腦上并駕齊驅,QQ是大眾化的,尤其吸引年輕人的,而MSN是寫字樓白領的聊天工具,以及工作用的工具。
但是MSN后來退出了歷史舞臺,讓人嗟嘆。如果能意識到MSN的用戶群是黃金一般的資源,也許微軟會多想點辦法吧?,F在強大的騰訊已經顯示了用戶群是多么稀有難得的資源和競爭的壁壘。
這一次,微軟會不會借助小冰在移動互聯網的終端再造一個MSN,卷土重來?我的想象可能過于大膽了。小冰只是一個聊天機器人而已,它不是一個平臺。但是,它又有一些平臺的屬性。據介紹,微軟小冰除了智能對話之外,微軟小冰還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實用技能。現在,小冰四處結盟,捆綁別的聊天軟件。如果哪一天,小冰自己也成為一款聊天軟件,那就有好戲看了。它可能會完成對騰訊微信的終極復仇。當然,微軟單方面的發展在國內還可能面臨種種制約,但如果它和國內廠商,米聊、易信、來往中的任一款合資起來呢,這就不好說了。
所以,筆者的一個感覺是,微軟這次小冰事件,有點大象跳舞的意思,舞步雖然笨拙,但有誠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小微公司的創業創新似乎更有優勢。微軟這樣的巨頭的轉型其實并不容易。就在6月3日,《財富》發布美國500強排行榜, 雅虎首次無緣500強。其實雅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不可謂不努力,但真正要恢復昔日地位,困難重重。
和微軟和雅虎類似的一個國內的例子是金山。
金山的戰略轉型可謂成功。金山的移動WPS已經成為安卓系統上領先的辦公軟件,而獵豹清理大師,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4億,在全球50多個國家Google Play工具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作為一個老牌的國產軟件企業,能做到這個份上,實屬不易。
前不久,筆者看到WPS為了更換LOGO,在網上廣泛征求民意,顯得十分誠懇。
巨頭轉型不易,從微軟小冰這一陣子的手忙腳亂可以看出。按說以它的強大,對騰訊做適當反制其實并不很難——至少PC桌面還是微軟的天下。它的姿態簡直有點低三下四。
但或許正是這種姿態,才是讓自己“歸零”和從頭出發。
光有姿態還不行,它還真琢磨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些用戶需求,不管是萌妹子還是德云社,或是接地氣(但并不成熟)的對話語庫,微軟算是用心了。
巨頭如何成功轉型,好的案例并不多,但也并非無跡可尋。蘋果也曾是昔日巨頭,中道衰落過,后來依靠喬布斯的帶領重新崛起,可以說轉型成功??偟谜f來,從昔日的IT巨頭到現在現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明星,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高度重視客戶體驗、極簡主義、良好的品味、對細節的重視、漂亮的設計。
當然,對巨頭而言,有一個歸零的心態也蠻重要。
喬布斯被逐出蘋果那段時間,也許剛好給他一個“歸零”的時間。歸零的另外一個方式,就是任用年輕人,給他們一塊地盤讓他們做主,哪怕犯錯。
大戲還沒結束。
BAT還在繼續覓食,國際巨頭也在窺視。我們且看且珍惜吧。
本文為牧歌獨家授權網易財經《亦觀察》專欄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為互聯網與社會觀察者,撰稿人,現供職于中關村某雜志社,任副總編輯。歷經事業單位、國企、民企等各體制。曾任職廣州日報集團、杭州《網商》雜志等機構,近期關注互聯網、商業、社會與宗教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