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掛出《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食品監督管理細則》征集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在10月30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記者注意到,意見稿將現行《食品安全法》與網購保稅食品相結合,對質量、標簽、溯源、索賠等都做了更為細致的規定,“這意味著跨境進口電商企業將迎來更加明確的監管審查機制。”業內人士指出。
亮點1
跨境食品
或參照進口食品監管
意見稿對網購保稅進口的定義為:無論進境時是否生成消費者訂單,貨物以跨境電商形式申報進口,入境時未按消費者訂單形成獨立包裝,貨物整批運至特殊監管區集中存放,經營者按消費者訂單形成獨立包裝后發往國內消費者的跨境電商進口模式。
解讀“通過網購保稅電子商務進境的食品按進口對待,也就是說,網購保稅電子商務進境的食品,將比照新《食品安全法》的進口食品定性監管。這實際上就是將新《食品安全法》中對進口食品監管的機制架構,直接嫁接到網購保稅電商食品。”鴻發貿易總經理楊輝近日和相關專家仔細研究探討了新政策,在他看來,新規一旦出臺將提高網購保稅進口食品的門檻,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亮點2
進口奶粉中文標簽
不得境內貼
根據意見稿規定,網購保稅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隨附中文標簽,且中文標簽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網購保稅進口其他食品,經營企業可采取產品隨附紙質中文標簽、說明書,或由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提供電子版產品信息。兩種方式應當供消費者在填寫訂單時選擇。
解讀母嬰用品是跨境電商平臺銷售的主要商品品類之一,隨著進口母嬰商品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政府監管也在與時俱進。乳業資深專家宋亮指出,要求進口產品加貼標簽,可以在境外批量生產完成,安全性更有保障。之所以要求不得在境內添加標簽,是為了防止境內出現二次造假。值得注意的是,產品通過國際快遞或郵件方式進境的,不在規定范圍內,也就是常見的國外代購奶粉,不在此監管之內,得風險自控。
亮點3
建信息追溯制度
意見稿提出,經營企業應當建立網購保稅進口食品銷售記錄和全程信息追溯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品牌、生產日期、生產或進口批號、官方證書編號、保質期、境外生產企業、進境日期等內容,并建立信息化檔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平臺企業則要在網站長期公布上述基本信息,以便消費者隨時了解查詢。
解讀記者從檢驗檢疫部門獲悉,目前正大力推進進口食品信息公共追溯體系建設,開通的“進口食品備案及信息記錄平臺”將對進口食品和生產經營企業實施注冊備案管理,并對食品流向信息等實現全記錄。一旦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可立即快速追溯。對此,質檢部門要求,進口企業應逐批登記國外生產企業信息,并記錄每一批銷售貨物的來源和去向,目前,通過互聯網便可隨時隨地登錄申報備案,十分方便快捷。(中國進出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