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中新自貿協定和中澳自貿協定的達成,令中澳、中新經貿關系從傳統的大宗商品、礦產投資、農產品合作等領域逐漸向貿易、投資、旅游、留學等多方位發展。
中新合作“跑在前”
中國和新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實施的第一個自貿協定,簽署時間是2008年。
在發展對中國經濟關系上,新西蘭一直走在發達國家前列。它是第一個同中國就加入世貿組織達成雙邊協議的發達國家,也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發達國家。
2004年11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時任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共同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區談判。經過3年15輪的磋商,雙方于2007年12月結束談判。
根據協定,新方承諾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中方則承諾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蘭進口產品關稅。
協定簽署后,兩國市場很快感受到“滾滾而來”的貿易熱潮。
新西蘭人口只有400多萬,國內市場份額不大。簽訂自貿協定后,隨著關稅的下降,中國為新西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短短四五年間,出口到中國的新西蘭品牌由最初的幾個增加到200多個。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對此指出,目前中新在農牧業等傳統領域的合作已經十分穩固,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在加強,例如中國在新西蘭的投資規模逐漸擴大,尤其是在乳制品業,新西蘭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與中方加強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今后雙方會在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中新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澳合作坐上快軌
2014年11月17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澳大利亞之際,中澳簽署了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意向聲明,這被外界譽為“歷史性”的一步。
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貿易伙伴、第一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白朋鳴稱,“中澳貿易關系融洽,產品互補性強,雙方領導人積極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發展,有利于兩國貿易的友好往來。澳洲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有煤炭、金屬砂礦、羊毛、原油、食品與活畜等,由此可見,兩國貿易往來緊密。”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小瑜分析稱,“中澳自貿協定的達成,在貨物貿易方面對雙方會有非常大的好處。實際上中國已經有十多年是農業上的凈進口國,農業資源比較稀缺,大豆、小麥、玉米等進口需求都非常大,澳大利亞在這方面非常有競爭力。而中國在工業商品方面的國際競爭力顯而易見,因此在貨物貿易領域對雙方的影響都是非常積極的。”
同時,中澳在服務貿易領域都有很大的升級潛力,例如金融、運輸、商業服務、旅游等。張小瑜舉例稱,近幾年,澳大利亞對專業技術工人的需求很大,已經有很多中國工人在澳就業。中澳都是亞太區域重要的成員,自貿協定在政府采購、環境、勞工政策等議題的談判成功,對于“10+6”或亞太自貿協定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進出口網)
中新合作“跑在前”
中國和新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實施的第一個自貿協定,簽署時間是2008年。
在發展對中國經濟關系上,新西蘭一直走在發達國家前列。它是第一個同中國就加入世貿組織達成雙邊協議的發達國家,也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發達國家。
2004年11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時任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共同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區談判。經過3年15輪的磋商,雙方于2007年12月結束談判。
根據協定,新方承諾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中方則承諾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蘭進口產品關稅。
協定簽署后,兩國市場很快感受到“滾滾而來”的貿易熱潮。
新西蘭人口只有400多萬,國內市場份額不大。簽訂自貿協定后,隨著關稅的下降,中國為新西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短短四五年間,出口到中國的新西蘭品牌由最初的幾個增加到200多個。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對此指出,目前中新在農牧業等傳統領域的合作已經十分穩固,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在加強,例如中國在新西蘭的投資規模逐漸擴大,尤其是在乳制品業,新西蘭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與中方加強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今后雙方會在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中新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澳合作坐上快軌
2014年11月17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澳大利亞之際,中澳簽署了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意向聲明,這被外界譽為“歷史性”的一步。
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貿易伙伴、第一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白朋鳴稱,“中澳貿易關系融洽,產品互補性強,雙方領導人積極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發展,有利于兩國貿易的友好往來。澳洲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有煤炭、金屬砂礦、羊毛、原油、食品與活畜等,由此可見,兩國貿易往來緊密。”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小瑜分析稱,“中澳自貿協定的達成,在貨物貿易方面對雙方會有非常大的好處。實際上中國已經有十多年是農業上的凈進口國,農業資源比較稀缺,大豆、小麥、玉米等進口需求都非常大,澳大利亞在這方面非常有競爭力。而中國在工業商品方面的國際競爭力顯而易見,因此在貨物貿易領域對雙方的影響都是非常積極的。”
同時,中澳在服務貿易領域都有很大的升級潛力,例如金融、運輸、商業服務、旅游等。張小瑜舉例稱,近幾年,澳大利亞對專業技術工人的需求很大,已經有很多中國工人在澳就業。中澳都是亞太區域重要的成員,自貿協定在政府采購、環境、勞工政策等議題的談判成功,對于“10+6”或亞太自貿協定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進出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