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媒體去年曾經報道過,一男子喝農藥自殺未果,疑買假藥怒打110舉報;兩個月前,昆明一農戶的大棚蔬菜使用農藥無效后,也果斷報警。前者算是戲劇性的挽救了一條生命,而后者卻坑慘了農戶。6月27日,根據農戶提供的線索,昆明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順藤摸瓜,在官渡區蘇鳳村23號查獲一家涉嫌非法無證經營黑窩點,現場收繳370箱冒牌偽劣農藥。
27日上午,記者來到官渡區蘇鳳村23號,看到一樓一間出租房內堆滿了一箱箱密封完好的農藥,以及一臺封裝機和大量標簽。這些農藥的種類繁多,基本是袋裝和瓶裝的。
據民警介紹,這些農藥涉嫌假冒兩個進口品牌和一個國內品牌的農藥,而且還涉嫌無證非法經營。現場一名正規廠家的工作人員告訴晚報記者,雖然還沒進行檢測,但基本可以判斷是假冒偽劣產品,因為光看外觀包裝就可以斷定不是出自正規廠家的產品。
窩點老板張某某說,兩年前,他從湖南來昆明做生意,經朋友引薦認識了一位廣東做農藥的老板,便開始做起農藥銷售生意。當民警詢問農藥銷往哪些地方時,張某某揣著明白卻裝起了糊涂,“記不清貨銷往什么地方了。”但記者在張某某的賬本上看到每天都有出貨記錄,且銷往全省各個州市,其中昆明的銷量最大,整體銷售相當可觀。
“品種很齊全,涉及12個品種,其中包括蔬菜、瓜果、樹木等農作物的農藥,共有370箱,價值50萬元左右。”民警介紹,一般的農戶很難從外包裝上看出真偽,因為假貨的外包裝,基本可以做到和真貨一模一樣,使用之后根據效果才知道真假。
民警提醒: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低價產品,也不要相信上門來推銷農藥的。農戶購買時應該盡量選擇到正規的農資公司購買,假冒偽劣的農藥不僅沒有藥用功效,還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