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视频APP下载直播,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特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片牡丹,欧美被狂躁高潮a片视频

????
?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全球資訊 ? 財經資訊 ? 正文

李克強首次訪英:經貿成雙方關系“穩定器”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來源:金融界網站綜合??瀏覽次數:685
核心提示:在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6日起對英國進行訪問,這是兩個國家在新形勢下的又一次重要握手。

 

  這其中,最為廣受關注的自然是經貿的合作。事實上,半個多世紀以來,中英之間延綿不絕的商業來往,點滴夯實著兩國深層次的接納基礎和信任基礎,及至今天貿易伙伴關系依舊。

  在全球一體化深入的背景下,雙方的合作如何更有含金量?怎樣發揮經貿的“穩定器”作用?總理歐洲行,結果令人期待。

  自6月16日起,李克強首次以國務院總理身份訪問英國。訪問前夕,他在英國《泰晤士報》上撰文,題為《中英正走在共贏的道路上》。

  在這篇文章中,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是正常現象,并不存在問題,他認為今年中國有信心實現7.5%的GDP增速目標,并稱政府已經準備好調整政策來確保達成這一目標。他還提到,此次訪英目的有三:其一為探討多領域縱深合作以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其二為展示真實的中國、消弭誤解減輕疑慮;其三為借鑒英國的觀點和經驗。

  雙方互補性合作空間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當地時間16日下午乘專機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開始對英國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李克強將會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同卡梅倫首相舉行中英總理年度會晤,向英國智庫發表演講,出席中英全球經濟圓桌會和中英金融論壇等活動并會見兩國工商等各界人士。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消息,李克強此次出訪英國期間,雙方將簽署40多個政府間協議和商業協議,涉及能源、投資、文教、高科技、金融等諸多領域,總金額約為300多億美元,為歷年之最。

  李克強表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巨額外匯儲備、充分競爭的制造業,英國有強大的經濟、充滿活力的金融業、高科技,并在全球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上是領跑者。他認為,兩國經濟互補,有很多領域可以合作。

  “我們希望兩國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在研究、教育和文化上多一些對外交流。”李克強說,期望達成一系列雙贏合約。

  外交部副部長王超表示,英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中英之間建立了中國和歐盟國家間最為完備的高層交往機制,包括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英戰略對話、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等機制。兩國關系基礎好,潛力大,發展前景廣闊。

  商務部副部長高燕介紹說,經貿合作一直是中英關系的 “壓艙石”和“穩定器”,在構建健康穩定的中英關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實際投資來源地和中國海外投資主要目的國。2013年,中英雙邊貿易額達700億美元。

  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穩定信號

  在這篇署名文章中,李克強分享了他對中國發展的看法。

  他說,雖然中國在發展中實現了“量的飛躍”,但對于達到發展目標來說還有距離。

  李克強列出了中國在城鎮化發展中的三個緊迫性任務:幫助東部地區1億農民享有城鎮居民身份;使1億中西部農民適應成為城鎮居民;為1億住在較差的城區的人們提供保障性住房。

  他說,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探索依然是長期和艱難的。“作為總理,我的優先級最高的任務是通過城鎮化和工業化繼續實現現代化。”

  而中國經濟的增長需要一個適當的增速。“7.5%的年增速目標比過去要低,但屬于正常。”李克強說。

  “盡管有相當大的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處在穩步發展的路上。”李克強表示,“我們將做好提前預期,必要的時候作溫和調整。我們對克服各種困難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對今年達到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很有信心。”

  李克強還提到,改革和對外開放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我們需要堅持市場化改革的道路,并更大程度地對外開放。”

  他還承諾鼓勵私營部門發展,對侵犯知識產權、環境污染和不公平競爭施以更嚴格的處罰。

  “這將為外來投資者帶來同樣水準的營商環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像他們的中國同仁一樣。”李克強說。(每日經濟新聞

  在中英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6日起對英國進行訪問。近年來,中英兩國經貿合作 “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年前5個月,兩國進出口額高達302.3億美元,同比增長22.2%。

  此次訪問對中英兩國經貿關系會帶來何種影響?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升級合作是系統工程

  NBD:您認為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英國,對于促進雙邊經貿合作有哪些意義?

  白明:中英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需要一個更為廣泛、高效、開放的合作模式。從訪問的行程來看,李克強總理此次訪英有助于打造中英經貿合作的升級版。

  在兩國過往的合作中,中英兩國產業存在很大互補性。一方面,英國作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對我國存在資本和技術優勢;另一方面,中國對英出口始終以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在中英經貿合作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高大上”的項目。

  中英兩國經貿合作升級版不該僅限于合作規模大小與合作領域寬窄,還應該看合作的“含金量”。從過去幾年中英貿易數據可以看出,兩國雙邊貿易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因為調整是一個漸進過程,需要落在每一個項目上。只有項目體現出“高大上”,中英經貿合作升級版才能夠基礎牢固。

  NBD:兩國在經貿合作中還面臨哪些障礙?

  白明:貿易中的小摩擦不可避免。從近幾年情況來看,我們在歐元區國家的障礙要多一些。英國是歐盟成員,當歐元區國家有對華貿易保護時,英國經常被牽連其中。李克強總理訪問英國,可以通過疏通高層對話,給英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增加英國社會對華好感。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全面產業升級,鼓勵精密設備、生物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而我國很多新興產業,在英國都有著多年的發展歷史和成熟的技術,隨著國內這些產業的發展,將來很有可能與英國發生貿易摩擦。

  NBD:在您看來,我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摩擦發生?

  白明:目前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很快,在未來幾年里,一些產業可能和英國的優勢領域發生重合,很有可能產生競爭關系。要避免可能的貿易摩擦,就應該通過合作,做到未雨綢繆。

  越是高端的項目,對接難度會越高,利益訴求會更加復雜。不同于傳統貿易中簡單的財貨交易,在今后的雙邊經貿發展中,競爭和合作將會越來越多地交織在一起。對于一些超過商業領域的問題,就需要更高級別的對話來解決。這一次李克強總理訪問英國,就是從國家領導人的層面,為中英經貿合作撐起一片空間,通過商務外交的方式,解決民間外交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中英經貿合作升級版是項系統工程。

  兩國在擴大合作的過程中,先將蛋糕做大,通過規模效應壓低成本,提高利益,在此基礎上討論分蛋糕的問題。

  現在,不僅英國有技術優勢,我們的技術發展也很快。以此次訪問中備受關注的高鐵項目為例,中國的高鐵物美價廉,如果達成合作完全是共贏的關系。

  中英合作提供范例

  NBD:您認為加強中英經貿合作是否具有示范效應?

  白明:英國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與英國的成功合作,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范例,。比如通訊領域,美國對于中興和華為在美發展設置了諸多障礙,但英國卻非常歡迎中國企業進入。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可以向其他國家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國企業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和我們合作可以互利共贏。

  NBD:在合作過程中,我們的企業該如何保護我方利益?

  白明:合作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雙方代價正確配比。

  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在對外合作中的話語權不斷提高,而英國因為受制于金融危機,可以談判的空間并不大。對于一些存在“保質期”的技術,英國也很希望可以在自己仍處在領先地位時與中國取得合作。

  NBD:總理此次訪問英國,外界對倫敦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非常關注。有學者認為之前的措施步子太小,您怎么看?

  白明:我認為倫敦在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這件事上,采取的是“先上馬后備鞍”的策略,也就是搶占先機,將人民幣海外交易的各種硬件軟件都配齊了。盡管目前人民幣的境外業務量還很小,但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隨著人民幣業務的增長,倫敦就占據了先發制人的優勢。

  而且,倫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和巴黎、法蘭克福等地相比本身就具備優勢。和中國香港特區相比,倫敦又占據地利,更方便服務快速增長中的中歐貿易和雙邊投資。

  英國石油公司(BP)6月17日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簽署一項為期20年、總值118億英鎊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正在英國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英國外交部共同見證了該協議簽約儀式。這也是當天李克強總理率領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在倫敦掀起一陣商貿“中國風”的縮影。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當天上午在溫莎城堡會見李克強夫婦,隨后李克強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峰會,并在外交部出席上述協議的簽約儀式。

  17日下午,中英兩國總理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共簽署了26項經貿合作協議。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中英總理聯合記者會上公布的重要內容還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就在英國貸款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與英國金融業游說組織TheCityUK簽署諒解備忘錄。

  英國首相卡梅倫稱,英國已成為中國對歐投資最熱門的目的地,過去18個月進入英國的中國投資超過了過去三十年的總和。

  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尚未簽約

  根據協議,BP向中海油提供的液化天然氣將被輸送到中國東南部地區。當天中英之間還簽署了涵蓋醫藥研發合作、金融、教育、文化等多項經貿協議及政府間合作備忘錄,但并不包括此前備受期待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

  上述核電項目是英國二十年來首個新建核電站,規劃為兩個反應堆,由中法合作在英國薩默塞特郡建設,預算高達140億英鎊,法國電力集團(EDF)牽頭,中國廣核集團(CGN)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NNC)預計聯合占30%-40%的股份,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集團(Areva)占10%股份,建成后各方共同運營35年。

  由于該項目涉及的股權轉讓等問題龐雜,談判短期內難以完成,而且歐洲監管機構還在調查英國政府給予該項目的核能補貼協議是否違反了歐盟政府援助規則,令協議進展受阻。

  有接近合作雙方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未來該項目若能合作成功,英國的下一個民用核電項目中,擁有資金、建設優勢和運營經驗的中方將有望作為牽頭方。

  能源方面達成的另一項重頭協議是荷蘭皇家殼牌與中海油結為全球合作伙伴,此前這兩家公司已簽署三份開發南中國海鶯歌海盆地的產量分成協議。此外,殼牌還與中石油合作在中國開發頁巖氣。

  預計在本周三的能源論壇上,中英雙方還將簽署一系列能源方面的合作協議,包括在明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前簽署一份氣候變化協議的備忘錄。

  作為跟隨李總理出訪的企業家代表團的一部分,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帶領的中國投資貿易促進團17日在倫敦出席由英中貿易協會(CBBC)主辦的中英經貿合作論壇。

  張鈺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稱,此次組團來訪的共有78家企業180多位企業家,以私營企業為主,行業涉及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能源建筑、節能電子、汽車、航空航天、船舶、貿易地產、服裝紡織等廣泛領域,他們期望通過此行擴大或開拓英國市場。

  中英之間當天達成的協議還包括中國知名白酒品牌的出口,但并不包括此前英國媒體披露的解除英國牛羊肉對中國出口禁令,英國政府試圖積極推動解除該項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瘋牛病”爆發導致的禁令,推動年出口價值上億英鎊的對華相關農產品(行情,問診)出口。

  中資全面挺進倫敦:中民投擬15億美元基金

  在投資領域,今年5月注冊成立的中國民生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計劃在倫敦設立歐洲總部,成立15億美元的投資基金,投資于金融服務、科技、近海工程和綠色能源等項目。

  總部位于上海的歐擎集團(Nord Engine)則準備今年晚些時候在英國開設其首家海外運營機構,并安排多達1.5億英鎊資金,針對英國快速增長的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中小企業開展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從權威渠道獲悉:作為推動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最新舉措,中國建設銀行(行情,問診)可能會成為倫敦的人民幣清算行。這是建行首次在海外拿到清算行資格,此前擁有人民幣海外清算行資格的只有中國銀行(行情,問診)和加入這項競爭不久的工行。

  17日當天,中國銀行也與倫敦證券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倫敦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設,并為中國企業赴英國及歐洲上市、發債和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便利。

  倫敦證券交易所還和中國農業銀行(行情,問診)簽署了另一項合作協議,共同協助中國企業通過倫敦證券市場籌措資金。

  李克強當地時間17日晚些時候還會出席中英全球經濟圓桌會及英中貿易協會主辦的歡迎晚宴。李克強18日上午將在金融城市長官邸發表演講,英國各方對此都非常期待,因他在行前特別撰文稱,此次訪英除了加強中英經濟合作,還希望向英國呈現“真正的中國”,改善對中國的“誤解和疑慮”,舒緩兩國過往在政治上的分歧。

  18日當天,李克強還將與英國下議院議長會面。19日將乘機離開英國,前往希臘訪問。

  英國全面簡化對華簽證

  實際上就在李克強抵達倫敦的當晚,英國就開始釋放一系列“善意”,來為兩國領導人會面創造良好氛圍。英國內政部6月16日晚宣布,英國將從今年8月起面向中國游客推出新的24小時“特別優先”簽證服務。另外,自今年秋季起,中國游客可以使用愛爾蘭游客簽證前往英國,無需再單獨申請英國簽證。此前愛爾蘭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開始允許中國游客僅憑英國簽證到訪愛爾蘭,這項政策被延續至今。

  去年10月英國財相奧斯本到訪中國時,曾宣布對中國商界領袖提供24小時“特別優先”簽證服務,并允許一些指定的中國旅游代理公司使用單一的歐盟申根簽證申請表申請英國簽證。英國內政部在周一的記者會上稱,該試點方案收到了旅游經營者的積極反饋,將擴展至所有申請來英的中國游客。內政部還稱正積極與申根國家探討簽證安排,以使中國游客前往英國更容易。

  去年中國赴英游客數量增長高達40%,內政大臣稱跟簽證政策改善相關。

  盡管英國在中國設了12個簽證申請中心,數量超過任何其它國家,但中國游客每次申請英國簽證都必須前往簽證中心提取個人生物識別信息,而且簽證等候時間長達15個工作日。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上周五的記者會上也稱,英國現行的簽證限制削弱了英國吸引更多外來投資和人才的能力。

  [ 李克強在抵達倫敦的前夕于英國《泰晤士報》上發表署名文章“中英正走在共贏的道路上”。 ]

  [ 其中,李克強在文章提出其此次出訪的三重目的:第一,探討加深多領域的合作的途徑,促進兩國經濟增長;第二,向英國展示真正的中國,從而改變誤解并消除顧慮;第三,借鑒英國的觀點和經驗。 ]

  6月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繁忙的訪英行程從會晤88歲高齡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開始。

  身著印有青花瓷藍白花連衣裙的女王精神矍鑠,她在溫莎城堡滿面笑容地迎接了李克強的到訪。這一次不尋常的見面,可見英國人對中國力量和投資非同一般的熱情和重視。

  此后,英國首相卡梅倫為到訪的李克強總理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在首相府一層內閣會議室內,兩位領導人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舉行會談。

  李克強在抵達倫敦前夕于英國《泰晤士報》上發表署名文章“中英正走在共贏的道路上”稱,他此次英國之行,目的有三:其一,與英方共商如何深化合作,以促進兩國經濟增長;其二,展示一個“真正的中國”,消除歧見和疑慮;其三,學習英國的經驗。

  180億英鎊的經貿合作

  “這次李克強總理的訪問,正逢雙邊貿易達到歷史新高的時刻。”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表示。事實上,此次訪問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首次訪問英國,更有意義的是,李克強總理訪問期間將簽署的經濟合作和投資項目的金額也將破紀錄地高達180億英鎊(約合300億美元),涵蓋能源、金融、高科技、基礎設施等重要而廣泛的領域。

  “我認為英國首相和中國總理會晤的意義在于給人們帶來信心,讓人們相信中英兩國之間可以進行正常的經貿往來,尋找機會打開大門來切實推進雙方的投資。”英國政府地方經濟增長部部長克利斯·霍普金斯(Kris Hopkins)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倫敦金融城政策和發展主席包默凱(Mark Boleat)也在第一時間對中英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寄予厚望,“倫敦金融城對鞏固中英兩國長期友好的戰略伙伴關系的會晤表示歡迎,并期待雙方對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市場等方面的商討取得進展。”

  李克強在署名文章中還向世界表達了對實現中國增長預期目標的信心:“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是正常現象,并不存在問題。今年中國有信心實現7.5%的GDP增速目標,并表示政府已經準備調整政策,以確保政策可以發揮作用。”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英國的投資出現“井噴”。按照中國駐英大使館商務參贊周曉明的數據,僅僅是2013年至今,中國在英國的投資就超過100億英鎊。無論是在英國的特別經濟區,還是在倫敦的舊區改造地區,或者是具有歷史性的建筑或地產項目,都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無論是倫敦街上跑的出租車,還是英國人早餐桌上的麥片,或者是30%英國人的飲用水,都有中國資金的直接投入。

  簡化簽證手續

  就在李克強訪英前一天,就有消息稱,倫敦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又有重大推進,中國建設銀行(行情,問診)倫敦分行,被指定為首家在英國的人民幣清算銀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金融界知情人士確認了該消息。不過,該消息有待官方確認。

  同時,中國銀行(行情,問診)在17日當天也宣布了與倫敦證券交易所簽署雙方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有助于倫敦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設,并為中國企業赴英和歐洲上市、發債和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便利”。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李克強訪英期間簽署的中英經濟合作項目涉及領域廣泛。根據英國首相府消息,中國將解除30年禁令,恢復英國對中國價值達每年1.2億英鎊的牛羊肉出口;英國石油公司昨天宣布,英國石油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為期20年的118億英鎊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荷蘭皇家殼牌也宣布了和中國國有能源巨頭中海油達成全球聯盟;中國民生投資公司將在倫敦設立歐洲總部,在倫敦的投資金額將高達15億美元,占其總資本80億美元近18%;中國歐擎金融投資公司宣布向英國中小企業投資1.5億英鎊。

  另外,為了對李克強訪英示好,英國政府在李克強到訪英國的第一天便送上“大禮”:放寬對中國游客和商務人士赴英簽證限制。英國內政大臣特芮莎·梅(Teresa May)在6月16日時宣布一項進一步簡化中國公民申請英國簽證的測試性政策,即在部分中國旅行社開始施行英國和申根同一申請表格。

  之前還有消息稱,今年8月起,中國公民申請英國簽證可在24小時內完成。近年來,由于英國簽證的繁復手續以及不能與申根國家通行的事實,引起了英國商界及旅游業人士極大的不滿,簡化簽證的呼聲此起彼伏,但實際放寬和簡化的措施卻遲遲未能推出。

  李克強總理的歐洲之行帶來了中國和英國石油巨頭的超級能源大單。

  中海油與英國石油(BP)在北京時間周二晚間簽署了一份長期對華供應液化天然氣(LNG)的協議,協議金額達到200億美元。此外,殼牌也與中海油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近年來中國能源需求強勁,同時擴大對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進口天然氣逐年大幅攀升。中海油以及中石油兩家公司主導了中國天然氣水陸兩線進口:中石油主導了陸地管道進口;在海上,則是中海油稱雄。

  超級大單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介紹,本月16~21日李克強總理訪英期間,雙方將簽署40多個政府間協議和商業協議,涉及能源、投資、文教、高科技、金融等諸多領域,總金額300多億美元,為歷年之最。

  其中,能源、高鐵問題被認為是核心議題,市場也對于雙方在此方面的合作充滿期待。昨日,首先傳來消息的是中海油與BP的LNG大單。

  這份訂單的期限為20年。不過,截至昨日晚間9點記者發稿時,雙方仍未公布金額。不過路透社援引BP首席執行官Bob Dudley在一個莫斯科會議上的表態說,該交易的總金額可能在200億美元左右。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雙方協議簽署以后,中海油在LNG市場的話語權將會增強。中海油在國內的氣源比較少,主要來源于煤層氣,因此近年來加大了海外找氣的力度。中國的進口氣主要來源于卡塔爾、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尼日利亞、也門等國家。

  安迅思息旺能源天然氣資深分析師錢莉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陸上天然氣資源大部分屬于中石油,上游資源獲取是中海油長期想要解決的根本問題,而中海油與海外氣源供應商的合作加強了其資源供應能力,從而將強化中海油在中國天然氣市場的發展地位,增加其競爭優勢。

  中海油和BP、殼牌的“聯姻”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7月,中海油與BP就南海珠江口盆地一深水區塊簽訂石油合同,此前,中海油下屬合資公司還有過收購英國石油公司(BP)阿根廷資產的計劃,但遺憾的是,最終交易沒有完成。而中海油與殼牌也曾經在惠州煉化項目、南海鶯歌海項目上展開合作。

  水陸雙線出擊

  目前,廣泛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但是,我國天然氣資源相對貧乏,我國人均天然氣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同時,有研究顯示,我國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為6310億立方米,可供開采不超過32年。

  作為能源消費大國,中國煤氣油的對外依存度都在快速增長。201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煤炭進口依存度上升至8.13%,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7%,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0%。

  具體到天然氣上,從2006年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以來,2007年至2013年的7年間,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從40億立方米增加到530億立方米,增長了12倍。三大石油公司是這場快速增長的交易的大買家。

  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文要求三大油企多渠道增加天然氣進口,隨后財政部又調整進口天然氣稅收政策。利好政策刺激下,三大油企加速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在上游加緊爭奪海外氣源。

  但三家的進口路徑側重不同,也促進了我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的戰略布局。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進口LNG中,中海油占到了67%的份額,中石油占到32%,剩余的1%為廣東九豐集團進口。

  近年來,中海油在海外液化天然氣交易中動作頻頻。2006年時,與印尼簽署合同,從2009年開始每年供應液化天然氣,該項目也是由BP在經營。2008年時,與卡塔爾簽署合同,計劃在未來25年內每年從卡塔爾進口200萬噸液化天然氣。2009年,與英國天然氣集團簽署協議,計劃未來20年每年從英國天然氣集團采購360萬噸液化天然氣。

  一方面是中海油發力LNG,另一方面,陸上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則由中石油掌握。除了擁有從中亞等地進口管道天然氣的資源,今年5月21日,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簽署了為期30年的天然氣購銷大單,總價值達4000億美元。

  求解進口天然氣虧損

  路透社援引Bob Dudley的表態稱:BP與中海油這份“供應協議為期20年。成交價格對雙方都是合理的。這成為了中英雙方貿易的良好橋梁”。此前BP已經通過印尼向中海油供應LNG。

  王曉坤表示,去年我國進口LNG的到岸均價為2.5元/立方米。

  進口天然氣面臨虧損局面。

  2010年至2012年間,我國進口天然氣價格上漲了68.6%,國內售價和進口成本倒掛現象日益嚴重,中石油、中海油等這些天然氣的主要進口企業已經連年喊虧。中石油的財報顯示,2011~2013年間,進口天然氣銷售已經虧損達到1051億。其中,2013年,進口中亞天然氣虧損282億元,進口LNG虧損202億元。而中海油從印尼進口的LNG去年也漲價70%。

  錢莉表示,中海油簽署的進口LNG協議價格差異較大,來自卡塔爾的LNG采購成本依然很高;現貨方面,自2014年初以來,國際LNG現貨價格持續走跌,7月上旬中國到岸估價跌至12.550美元/百萬英熱,在國內LNG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國際低價LNG現貨將使得海外天然氣具備進一步降價競爭的可能性。

?
關鍵詞: 財經

如果您認為此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將相關資質證明和您的權利要求發送至 info@chinainout.com , 中國進出口網工作人員會盡快回復處理!本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轉載本站資訊,請注明出處。

?
[ 全球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
推薦圖文
推薦全球資訊
點擊排行
?
網站首頁 | 免責聲明 |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B2-20030028-28
HomeSite | Payment | About Us | Contact | Agreement | Copyright | Sitemap | Spread | Guestbook | RSS Fee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乌苏市| 富顺县| 海门市| 宝应县| 合江县| 潼关县| 双江| 甘南县| 崇仁县| 兴宁市| 甘洛县| 庆城县| 浪卡子县| 闵行区| 都昌县| 临朐县| 武陟县| 洪湖市| 巴彦县| 林周县| 嘉禾县| 华安县| 东至县| 武邑县| 辽宁省| 景宁| 日土县| 青州市| 巴里| 石首市| 长治县| 九龙城区| 康定县| 三门峡市| 辽中县| 浦县| 和龙市| 兴隆县| 堆龙德庆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