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世界石油大會于6月15日~19日在莫斯科舉行。今年這屆大會都有哪些關鍵信息?
俄羅斯的油氣產業是世界油氣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碳氫化合物產量而言,俄羅斯占全球石油產量的16%,占全球天然氣產量的19%。莫斯科之所以被選為本屆世界石油大會的舉辦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目前來看,原油、石油產品和碳氫化合物的需求還將會繼續增長。這種增長將會對全球石油產業產生挑戰。大多數常規油田的產量都在下降。要確保能源安全,我們必須開發新的油田,必須采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而這就需要采購昂貴的設備,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因此,碳氫化合物的價格有必要進一步上調,只有這樣才能抵消新油田的開發投資。在這次石油大會上,我們還提出要為石油行業創造平等條件,即與其他行業平等的運營條件。比如稅收,總體而言,現在石油行業的稅收水平是其他行業的1.5倍甚或兩倍。
你認為俄羅斯政府應該采取哪些激勵措施?作為俄羅斯石油的首席執行官,在石油開發方面,你做了哪些努力?
關于激勵措施,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政府和總統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油氣產業的發展。在離岸開發方面,我們的稅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寬松的,而且所有的激勵措施和創新行動都會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去年,在天然氣市場開放和液化氣出口方面,我們取得了重大進展。很多歐洲消費者認為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過于高昂,但從最終消費者的價格結構來看,產品成本僅占40%,而儲存、運輸和稅收等成本則占到了60%。
就俄羅斯石油的發展來看,今年我們面臨兩個重大事件。這兩個重大事件實際上是兩個項目,而且都與我們的美國合作伙伴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有關。第一個項目是我們將在薩哈林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離岸石油開發平臺,第二個項目是喀拉海項目,將于今年8月開始鉆探運營。
你談到了與埃克森美孚的合作。事實上,除該公司之外,俄羅斯石油還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和英國石油公司(BP)等石油巨頭保持著合作關系,而這也被認為是推動俄羅斯石油發展的重大策略之一。良好而牢固的國際合作關系對于俄羅斯石油的發展似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如我先前所說,俄羅斯石油是全球石油部門的成員之一。有時候,我們會被誤解,被認為是一家國有企業,而事實上,俄羅斯石油是一家國際上市公司,股票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公司符合國際監管機構的所有要求,股東包括跨國公司和大型基金等。比如,英國石油就是我們的大股東之一,持有19.75%左右的股權。這些公司不僅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而且也是我們的股東。我們知道我們的責任所在,并會盡最大努力確保投資安全,確保運營符合國際上市公司的所有規定和要求。此外,我們還會與它們共同開發項目。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石油巨頭,比如埃克森美孚、挪威石油、意大利埃尼集團(ENI)、英國石油等等,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而且它們在新興的頁巖油領域都掌握有先進技術。
你說俄羅斯石油是一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英國石油是大股東,持有19.75%的股權,這沒錯,這你卻沒有提俄羅斯政府,也沒有說它持有70%的股權。未來,俄羅斯政府會不會降低自己所持的股權?這對俄羅斯石油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從經濟和財務狀況來說,增加股票發行量符合俄羅斯石油的利益,因為它會增加公司的市值。
但從大股東影響公司活動方面來看,無論政府持有69%的股票還是51%的股票,這都不會對俄羅斯石油造成大的影響。此外,如果政府持有控股權,那么對我們公司乃至整個國家來說都是有利的。在獲取離岸牌照方面,我們會獲得一定的優先權。對于這種情況,我想公司的少數股東也會理解。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你認為俄羅斯石油在2014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高效。對石油公司來說,影響市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所擁有的資源基地。
所以,我們要夯實基礎,增加油田數量,擴大油田規模。此外,我們還要利用市場需求,提升煉油板塊的能力,確保抓住額外的經濟機遇。在市場銷售方面,我們一直保持著良好態勢,也簽署了很多長期合同,而就規模而言,近期與中國簽署的合同是最引人注目的。
除與政府簽署合同外,我們還與很多歐洲公司簽署了長期合同,比如瑞士維多集團(Vitol)和嘉能可國際集團(Glencore)等。對我們的長期發展來說,這些合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阿卜達拉·薩勒姆·埃爾-巴德里(Abdalla Salem el-Badri)表示88%的新產石油都輸送到了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雖然俄羅斯石油與歐洲公司簽署了大額合同,但你們是不是更重視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開拓?
去年我們公司生產了2.4億噸石油當量。我們每年供應中國市場大約2200萬噸。為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計劃,我們需要確定優先市場。
美國國務院已經將你列入它的制裁名單。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關于制裁問題,各種說法沸沸揚揚。同其他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人一樣,我也不愿意談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談得越多,仿佛問題就越嚴重。我試圖站在美國國務院的立場上來考慮這個問題,但仍找不到任何根據。我無法理解他們的制裁意圖,尤其是針對我的制裁,因為我并不參與任何政治決策。
對于制裁的正當性,我也表示懷疑。是因為我積極發展與美國公司的合作關系嗎?但這種關系追求的共同利益而非單方面利益,難道這就是他們制裁的理由?我實在想不明白。
最后一個問題。我在西方媒體上看到過很多有關你的報道,其中不乏贊譽之詞,但也有人討論你所掌握的權力、你的過去以及你的影響力。在你看來,伊戈爾·謝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伊戈爾·謝欽就是現在坐在你面前的這個人。從我們剛剛的交談中,我想我們對彼此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將來我們有更多的接觸機會,或許我們還能建立信任,甚至成為朋友。不要讓別人左右你的看法,要形成自己的觀點,要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