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針對假冒的盱眙小龍蝦維權多年無效后,盱眙龍蝦協會一怒之下,首次將上海兩家“山寨”盱眙小龍蝦飯店告上法庭道。
然而,上海多位水產行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盱眙本身就是小龍蝦集散地,不少外地蝦運到盱眙后搖身一變,直接打著盱眙小龍蝦旗號批發出去,這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洗澡蝦”現象出現了近10年也未見好轉。在打假的同時,盱眙當地也面臨成為冒牌貨輸出地的尷尬。上周,晨報記者趕赴盱眙,對此展開調查。
批發市場隨處可見外地蝦
早上5點天剛亮,正是盱眙農貿產品批發市場之一的山城市場忙碌的時候。在小龍蝦批發專區,商販們已經開始把小龍蝦按個頭大小進行分揀。
“小龍蝦多少錢一斤?”記者以飯店進貨的名義和一名批發商攀談。他說,這些蝦是從盱眙鄉下洪澤湖邊捕撈上來的,“絕對正宗”,目前個頭3錢左右的每斤15元。而在市場里另外一個商鋪,批發商開價要18元。見記者覺得價格高轉身欲走,對方也并不著急,只是一邊揀蝦一邊淡定地說:“一分價錢一份貨,外地蝦自然更便宜。”
隨后,記者在市場里轉了一圈發現,在裝小龍蝦的白色箱子封條上,除了印有盱眙當地字樣,不少封條上還寫著諸如“合肥周谷堆蔬菜批發市場”、“南京凱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字樣,里面同樣滿滿裝著小龍蝦。“這些都是凌晨時分運來的外地蝦。”一位知情人士說,每天在市場里都可以見到外地運來的小龍蝦。
這些外地運來的小龍蝦,除部分流向當地菜場和餐館,更多是在盱眙暫時停留后,又被直接發往外地。“不管其來自哪里,最終被送上餐桌時,基本都會打上‘盱眙小龍蝦’這一金字招牌。”上海銅川水產市場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周轉后每噸多賺6000元
小龍蝦是一種特殊的水產品,出水后長途運輸兩天就必須盡快交易,否則死亡率會大幅升高。而盱眙市場上這些來自安徽、湖北、山東等地的小龍蝦,商販為何愿意冒著虧本的風險將其長途跋涉運到盱眙呢?多位知情人說,如此周折主要是為了賺取更多利潤。
“盱眙小龍蝦有名氣,平均每斤批發價比別的小龍蝦高3元。”當地批發商阿輝(化名)說。一番周折下來,做“洗澡蝦”生意一噸就可以多賺6000元。到了餐飲環節,飯店又打著盱眙小龍蝦的旗號賺取更多利潤,自然也愿意再進貨,如此一來,批發商自然樂此不彼,“洗澡蝦”也層出不窮。
“確實有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的小龍蝦流入盱眙市場,但我們不可能阻止別人把小龍蝦運到盱眙來,因為盱眙本身也是一個小龍蝦集散地。”江蘇盱眙龍蝦協會秘書長趙建民說,這些外地蝦進盱眙市場后,在進貨單上也注明了產地,并禁止以盱眙小龍蝦名義出售。不過,他也承認,協會并沒有執法權,對于打著盱眙旗號賣出去的“洗澡蝦”也頗感無奈。
還有小龍蝦批發商說,外地蝦的流入也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外地訂單蜂擁而來,盱眙當地一年四季都有慕名來吃小龍蝦的游客。哪里來那么多正宗盱眙小龍蝦?貨不夠又不可能不做生意,就從周邊縣乃至外省市運來。”
擔心外地蝦出問題被波及
在當地養殖戶看來,市場上魚目混雜的外地小龍蝦對正宗盱眙小龍蝦造成了威脅。“外地蝦進來后,小龍蝦批發生意不好做了。”阿輝說,現在除了一些定點供應客戶,他的貨都發往福建等小龍蝦還不是太火爆的地方,“吃的人少些,冒牌貨也更少,自然價格就好些。”
養殖戶馮繼科的小龍蝦有一部分是在盱眙本地市場消化,為了應對外地蝦的沖擊,他選擇了按兵不動:“這段時間外地蝦剛大量上市,價格每斤才10多元。如果這時把蝦賣出去自然是虧本。”馮繼科說,大約20天后,這波小龍蝦的上市高峰過去,他的蝦個頭也從每只5錢長到差不多有8錢了,到時每斤就可以賣到30元以上。
盱眙龍蝦協會副會長姚建峰則對來自安徽、湖北的蝦質量充滿擔心。見到記者時,他還對南京某媒體發表的一則“小龍蝦蝦黃不能吃”的報道感到氣憤,擔心讀者將報道中提到的被污染小龍蝦和正規養殖的小龍蝦混淆,從而導致生意不好做。姚建峰說,他的小龍蝦養殖基地面積有2000畝,主要發往上海、浙江等一些指定酒店,已經拿到農業部的無公害證書,各項養殖標準均高于國家標準。“外地蝦從盱眙運出去后都是打著盱眙小龍蝦的牌子,一旦出了問題,肯定對正宗盱眙小龍蝦有影響。
養殖瓶頸難突破
在馮繼科看來,盱眙小龍蝦價格高與其養殖成本高有關。馮繼科說,他養了300畝小龍蝦,雇了6名蝦農參與養殖,各項成本都在逐年上漲,“每年蝦農工資都要漲2000元,不然就雇不到人;蝦飼料去年5000多元1噸,今年直接漲到6000多元。1噸2天就被吃完了。”
趙建民則認為,一直以來作為知名品牌的盱眙小龍蝦供不應求,直接導致了批發價格高企。只有將規模化養殖技術進一步擴大,盱眙小龍蝦的價格才會降低。
然而,從現狀看實行起來難度不小。“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有20萬畝,以合作社形式進行的規模化養殖面積僅占一半,另外是蝦農的散戶養殖。如果全部實現規模化養殖,盱眙小龍蝦的年產量將可以提高30%以上。”不過,要將另外10萬畝養殖場地進行改造,會涉及到土地征用、水電配套設施建設等,“投資成本實在太大。”
趙建民說,今后,為了確保在外地銷售的盱眙小龍蝦質量,除了現有的定點銷售酒店,還將開設直營店。其中,蘇州和上海是首批直營城市,今年就將開設。
正宗盱眙小龍蝦究竟好在哪里?
和外地蝦相比,正宗盱眙小龍蝦究竟好在哪里?當地批發商和養殖戶給出的答案普遍很模糊:“盱眙小龍蝦肉更嫩,味道更鮮”、“鮮活時殼的顏色帶些紫色,燒好后紅色中帶大紅”……不過,他們也承認,僅從表象特征,消費者其實很難辨識。
“普通人根本沒法認出!”阿輝無奈地說,現在各地養殖環境和養殖技術均在提高,小龍蝦之間質量差距變小,特別是一些飯店燒小龍蝦時,調料的顏色比較濃,或者把頭去掉,一番包裝后再打上盱眙小龍蝦的招牌,消費者自然深信不疑。阿輝告訴記者,在外地小龍蝦涌入上海市場后,他花了整整2年時間,幾乎天天與不同產地的小龍蝦打交道,才區分出盱眙小龍蝦和外地小龍蝦的差別,“就像文物鑒定一樣,一定是真貨和假貨都見得多了,才能練出眼力。”
在今年盱眙國際龍蝦節上獲得“蝦神”稱號的於孝成則告訴記者,要在各個產地的小龍蝦中一下就把盱眙小龍蝦區分出來,看一眼就知道個頭兒多大、是雌是雄、肉質是否飽滿,這樣的功夫要3至5年才能練成。
多數盱眙蝦販無奈撤離上海
除了個別定點供應的酒店,在銅川水產市場和東方國際水產中心一直鮮見正宗盱眙小龍蝦身影。上海為什么很難有正宗盱眙小龍蝦?多位曾在上海做過小龍蝦批發生意的盱眙商販透露,上海也是一個小龍蝦批發集散地,很多飯店在進貨時都會選擇價格便宜的小龍蝦來冒充盱眙小龍蝦,久而久之,盱眙小龍蝦漸漸“沒有了競爭優勢”。無奈之下,不少盱眙蝦販只好退出上海。
上世紀90年代末,盱眙人阿輝在銅川路做小龍蝦批發生意時,盱眙小龍蝦還是“無名之輩”,彼時,上海人吃小龍蝦也不像現在這么流行。由于競爭對手少,阿輝的生意還不錯。每天凌晨,他從盱眙當地收購來的野生小龍蝦運到上海,主要發往一些飯館和大排檔。
從2000年開始,盱眙當地政府辦起了龍蝦節,并在上海、南京等地大力宣傳,盱眙小龍蝦逐漸開始走紅。這時,阿輝的生意反倒不好做了。“盱眙小龍蝦名氣起來后,外地養蝦的人就多了,他們把外地蝦也運到上海來,由于其產量比盱眙大,可以低價批發出去,飯店自然更愿意買。”
家住盱眙鮑集橋口碼頭的馮繼科的經歷也和阿輝相似。1995年,馮繼科開始做起小龍蝦批發生意后,經常發貨到銅川路批發。外地小龍蝦涌來上海市場后,兩者之間的批發價格開始拉開,到2007年左右,外地小龍蝦平均每斤比正宗盱眙小龍蝦便宜2元左右,“利潤空間越來越薄,連著幾年都賺不到什么錢。”2009年,馮繼科只好放棄批發生意轉行自己養殖小龍蝦。
多位盱眙蝦販和養殖戶均表示,除了一些指定要盱眙小龍蝦的酒店,現在他們基本已經不把小龍蝦批發往上海,而是改發福建、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