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全球領先的能源、石化、金屬和農業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最新發布的對中國政府數據的分析顯示,中國的表觀石油需求*在4月份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至平均每天975萬桶(3,992萬噸)。4月份表觀石油需求的同比增長幅度高于3月份的0.5%。
從月環比來看,4月份的表觀石油需求比3月份下降了0.7%。這種4月份需求低于3月份的情況已持續了3年,而這與之前幾年的情況相反。在之前幾年,需求一般會在第二季度有所上升。分析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今年春季的工業活動較為低迷。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3日的數據顯示,國內煉廠的原油消耗量在4月份同比上升了3.8%至967萬桶/天。
4月份的原油凈進口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2%。但成品油凈進口量比2013年4月份的122萬噸大幅下降了72%至34萬噸,成品油進口量同比下降了34.7%至254萬噸。4月份的成品油出口量也下降了17.6%至220萬噸。
普氏能源資訊中國市場資深撰稿人宋燕玲表示:“從同比來看,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經濟復蘇停滯且需求增長疲軟,中國的成品油進口量一直較低。”
“但由于柴油和航空燃料/煤油的庫存在4月份有所下降,4月份的實際石油消耗量可能會高于975萬桶/天。”宋燕玲指出。
在今年的前四個月,中國的表觀石油需求基本維持不變,僅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0.2%至994萬桶/天。但這要好于第一季度, 該季度的總體表觀石油需求同比下降了0.6%。
在中國的成品油市場,柴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為正增長,同比微升0.9%至338萬桶/天。國內產量同比上升1.1%至1,392萬噸。凈出口量同比上升10.3%至32萬噸。
由于汽車銷量持續增長,汽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上升了16.1%至240萬桶/天。國內煉廠的汽油產量同比上升了11.8%至877萬噸,而凈出口量同比下降了34%至31萬噸。 燃料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同比下降了9.7%至659,000桶/天,凈進口量下降了37%至92萬噸。
4月份國內的燃料油產量上升了10.4%至220萬噸,但這不足以抵消凈進口量的下降。小型獨立煉廠主要以燃料油為原料來生產煉油產品,但隨著這些煉廠越來越多地獲得國產原油,進口燃料油的消耗量在過去的兩年內均有所下降。
月度貿易數據(百萬噸):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普氏能源資訊 中國的月環比需求一般被認為是受到短期異常狀況的影響,不一定會反映中國真正的需求趨勢,盡管需要予以關注。同比比較被認為更能夠反映中國的能源狀況。
*普氏能源資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發布的中國煉油廠原油使用量和成品油凈進口量計算中國的表觀或隱性石油需求。普氏能源資訊也考慮國家統計局未公布的修訂后的歷史數據。
中國政府發布進口、出口、國內原油生產和煉廠加工量數據,但不發布中國的實際石油消耗數據和石油儲備數據。中國政府不定期發布石油庫存統計數據。
普氏能源資訊使用了每噸7.33桶的轉換率,這是蘇伊士以東市場普遍接受的基準。
從月環比來看,4月份的表觀石油需求比3月份下降了0.7%。這種4月份需求低于3月份的情況已持續了3年,而這與之前幾年的情況相反。在之前幾年,需求一般會在第二季度有所上升。分析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今年春季的工業活動較為低迷。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3日的數據顯示,國內煉廠的原油消耗量在4月份同比上升了3.8%至967萬桶/天。
4月份的原油凈進口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2%。但成品油凈進口量比2013年4月份的122萬噸大幅下降了72%至34萬噸,成品油進口量同比下降了34.7%至254萬噸。4月份的成品油出口量也下降了17.6%至220萬噸。
普氏能源資訊中國市場資深撰稿人宋燕玲表示:“從同比來看,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經濟復蘇停滯且需求增長疲軟,中國的成品油進口量一直較低。”
“但由于柴油和航空燃料/煤油的庫存在4月份有所下降,4月份的實際石油消耗量可能會高于975萬桶/天。”宋燕玲指出。
在今年的前四個月,中國的表觀石油需求基本維持不變,僅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0.2%至994萬桶/天。但這要好于第一季度, 該季度的總體表觀石油需求同比下降了0.6%。
在中國的成品油市場,柴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為正增長,同比微升0.9%至338萬桶/天。國內產量同比上升1.1%至1,392萬噸。凈出口量同比上升10.3%至32萬噸。
由于汽車銷量持續增長,汽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上升了16.1%至240萬桶/天。國內煉廠的汽油產量同比上升了11.8%至877萬噸,而凈出口量同比下降了34%至31萬噸。 燃料油表觀需求在4月份同比下降了9.7%至659,000桶/天,凈進口量下降了37%至92萬噸。
4月份國內的燃料油產量上升了10.4%至220萬噸,但這不足以抵消凈進口量的下降。小型獨立煉廠主要以燃料油為原料來生產煉油產品,但隨著這些煉廠越來越多地獲得國產原油,進口燃料油的消耗量在過去的兩年內均有所下降。
月度貿易數據(百萬噸):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普氏能源資訊 中國的月環比需求一般被認為是受到短期異常狀況的影響,不一定會反映中國真正的需求趨勢,盡管需要予以關注。同比比較被認為更能夠反映中國的能源狀況。
*普氏能源資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發布的中國煉油廠原油使用量和成品油凈進口量計算中國的表觀或隱性石油需求。普氏能源資訊也考慮國家統計局未公布的修訂后的歷史數據。
中國政府發布進口、出口、國內原油生產和煉廠加工量數據,但不發布中國的實際石油消耗數據和石油儲備數據。中國政府不定期發布石油庫存統計數據。
普氏能源資訊使用了每噸7.33桶的轉換率,這是蘇伊士以東市場普遍接受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