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30日,由中國家具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家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在京隆重舉行,在此期間,“盛世收藏與紫檀重工”論壇在太興家具展廳舉行。中國家協副理事長陳寶光及主席團幾位主席出席了品鑒會。
應重新確立紫檀霸主地位 在太興家具157.5平方米的展廳中,除了展出的一系列精品黃花梨、紅酸枝家具之外,還突出了“盛世重工紫檀精品”系列。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委員會執行主席、太興家具董事長李興暢認為,要想讓紫檀重新輝煌起來,行業企業和消費者都需要調整心態。
筆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太興家具展出家具均為精雕細琢的扛鼎之作,引得參觀者絡繹不絕,成為本屆品鑒會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黃花梨家具有四出頭官帽椅、皇宮椅、獨板頂箱柜;小葉紫檀家具包括山水沙發、靈芝中堂、1.92米明式寫字臺、明式書柜以及圈椅、皇宮椅、南宮椅、洋花寶座椅、條案等;大葉紫檀家具有四大美女頂箱柜、十二金釵西洋床;紅酸枝家具則包括2.5米紅料茶臺與1.98米明式寫字臺等。
筆者仔細觀察發現,紫檀家具超過了參展家具半數以上。為何要如此重視紫檀?李興暢說:“首先,大紅酸枝等樹種瀕危后進一步加重了原材料的稀缺感。但是作為行業的資深觀察者與參與者,我們發現,稀缺之下仍存在著一些機會。我認為紫檀會迎來機遇;其次,紫檀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比如故宮里占主導地位的家具,大部分都是器形大而厚重的紫檀家具。第三,紫檀有‘木中之王’之稱。其色澤美,質地堅硬,成材極為不易。每100年才長3厘米,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長成材,古時就有‘一兩紫檀一兩金’之說。我認為在當前市場若不把紫檀家具開發起來,重新確立其霸主地位,將會是一種遺憾。”
通過與海南黃花梨、紅酸枝近十年的價格走勢對比,李興暢發現,紫檀目前仍處在一個價值洼地,這意味著紫檀在傳統紅木中是目前最值得投資和看好的材質。李興暢說,要想讓紫檀重新輝煌起來,行業企業和消費者都需要調整心態——企業需要將發展眼光看遠,消費者更應該將投資收藏眼光放遠。
布局海外逐鹿京城
創建于1999年的太興家具現有“軒紅坊”“御鳴居”兩大直銷品牌店、近百家專賣店,曾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大涌鎮紅木家具十大名牌企業”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在紅木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太興家具通過提升原創設計、增加產品附加值等舉措,向整個古典家具行業遞交了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
李興暢描述了當前紅木原材料市場的基本狀況:《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生效,我國達到標準的33種紅木樹種中的7種赫然在列。此后,越南、老撾等紅木材料原產國相繼嚴禁紅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貿易,其中目前市場流通最熱的材質——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在去年10月被禁止出口,呈現資源性短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將面臨良機,再一次迎來產業飛躍,還是行業拐點,引發業界洗牌?這一切需拭目以待,但無論怎樣,企業要想在新一年中嶄露頭角,奪得先機,就需要運籌帷幄,做好總結,找到問題的關鍵點,無論在市場還是管理,都要結合自身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李興暢分析。
“太興家具今年將在印度、緬甸建立原材料基地,這樣一來就不用受制于木材商,建立太興的主導地位。雖然建立基地成本高,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開始一兩年的辛苦是值得的。”李興暢闡述了太興家具今年重點發展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今年太興家具還計劃拓展20家加盟店,目前已經簽約16家,完成布局了9家,其余將在下半年完成。與此同時,太興家具今年有進軍北京市場的計劃,目前正在開展選址工作。
為何要進軍北京市場?“北京歷來是商家必爭的戰略高地,云集了眾多紅木家具大牌,近年來各地雖涌現出不少紅木企業,但多半只能在當地‘稱王封侯’,能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屈指可數。太興不甘心只偏安區域,所以要來京城接受洗禮成為全國性的品牌。”李興暢對未來信心滿滿。
提升設計走精品路線
作為行業的觀察者和參與者,李興暢對當前紅木家具行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近年來,當代傳統家具行業雖得到迅猛發展,但缺乏自己的行業大師,我們需要完善紅木家具行業中對名匠大師的藝術價值評價和藝術地位認證體系,此外,現代社會人們的消費動機會不經意地轉移到視覺、文化、創意這些附加值上來,因此目前企業應該做的是培養設計人員,提高他們的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
紅木家具業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附加值高的文化產業。在李興暢看來,隨著各種名貴紅木的日益稀缺,紅木家具行業面臨的改革之一就是要做出更多的家具藝術精品予以傳承,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業內人士的努力,以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走“精品化”的發展路線,也需要協會的重視引導,以完善相應的家具藝術評價體系建設,更需要社會大眾提高傳統家具的藝術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為復興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家具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