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世界各國的防靜電輻射領域里的科技探索紀錄再度得到刷新,2013年12月底,國際防靜電材料技術委員會進行了第二屆防輻射科技創新技術綜合評比,并于2014年3月公布了防輻射服行業的科技創新最新排名。
TOP1意大利婧麒“深海沉淀技術”
意大利婧麒研發團隊依托現有科技,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探索,將深海沉淀技術(Deep-seasedimentation)完美應用于防輻射材料制作中,利用海底的超低溫、強靜壓以及多肽物質提高防輻射原材料的物理結構,使得婧麒防輻射服面料的屏蔽效果以及面料舒適度都得到大大提升。經測試,深海沉淀技術生產的面料有效輻射屏蔽效能最高可以達到80dB。
TOP2美國諾貝爾科技有限公司“超真空高分子納米滲透淬鍍技術”
該技術由美國諾貝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克莉思汀”防輻射品牌研發。在超真空狀態下,根據不同物質間的蒸發壓不同,采用納米高溫熱處理技術,將銀錠充分熔解后提純萃取獲得高純度的銀離子,純度比普通方式提煉的高出20%以上。再通過納米植入式滲透技術,將銀離子充分滲透到以優質棉紗為基體的內芯和表層,再利用超高壓處理技術,使得銀離子排列更加緊密,從而大大提升銀纖維的含銀量。經美國諾貝爾科技有限公司100次檢測,使用該技術的銀纖維面料的防輻射效果較同類產品高出45%以上。
TOP3英國常春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納米生態防輻射纖維技術”
2011年,英國常春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喬薇依”防輻射品牌首度將納米生態技術與歐洲先進的防輻射技術完美結合,成功開發出抗菌殺毒的納米生態防輻射纖維,經聯合國防輻射材料研究會檢測試驗,發現其具有高效屏蔽以及除菌的特點,同時,能將部分有害電磁波吸收轉化成無害能量,避免了二次污染。
TOP4美國諾貝爾科技有限公司“真空高分子納米淬煉技術”
由諾貝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克莉思汀”品牌研發,在超真空的條件下,利用最新的納米技術對金屬進行超高壓處理,將金屬分子與分子之間的流動氣體抽出,使得金屬內部分子與分子之間的運動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壓縮,從而大大提高了金屬的密度,再利用納米技術進行反復的淬煉拉伸得到的金屬絲比傳統方式制作的金屬絲更細但韌性更強。采用該技術制得的超精細金屬纖維面料的抗電磁輻射性能超出平常方式制得的金屬纖維達40%以上。
TOP5意大利JOYNCLEON婧麒“納米銀離子真空高能束流電鍍技術”
意大利婧麒研發的納米銀離子真空高能束流電鍍技術,采用納米技術把傳統銀微粒從40nm變成0.1nm,用高能束流操作細小到0.1nm的銀微粒滲透進入紗芯中,使銀離子不光附著在紗線表面,而滲透入內部,使得銀離子排列有了質的改變。并在真空條件下可減少蒸發材料的原子、分子在飛向特種紗線過程中和其他分子的碰撞,減少氣體中的活性分子和蒸發源材料間的化學反應(如氧化等),從而加強致密度、純度、沉積速率與附著力。
TOP6美國杜邦公司“CoolMax特殊聚酯纖維混纖交織技術”
美國杜邦公司把他們生產的特殊聚酯纖維CoolMax和Thermolite與鍍銀纖維X-Static,以混纖交織等方式相結合,開發具有防菌和抗靜電性能的全新織物。鍍銀纖維X-Static是Noble纖維技術公司研發生產的,是用純銀材料耐久牢固地涂鍍在常用紡織纖維表面的方式生產的,有從10dtex到210dtex多種規格供選用,能以機織和針織方式混加到任何紡織品中,具有許多用途。
Top7日本日清紡工業公司等”納米激光電鍍技術”
日本日清紡工業公司,其應用納米技術,使銀微粒達到40nm的大小,將其滲入纖維內部,生產出商品名為Agfresh的納米銀纖維。納米銀纖維具有和鍍銀纖維類似的功能特性。但是在纖維基材中加入納米銀的過程中存在納米微粒的團聚、污染和納米微粒對纖維主體性能的影響等問題。此外,由于銀微粒是分散在纖維內部及外表面,直接和皮膚接觸的只是一小部分,不像鍍銀纖維表面被一層純銀包圍,故不能充分體現銀良好的抗菌除臭、電磁屏蔽等功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