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蘭州5月30日電 (南如卓瑪)30日,地產界知名企業家潘石屹[微博]受甘肅省教育廳邀請回到家鄉甘肅,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開講他的“出山”經歷,并描述自己曾像“駱駝”一樣,被拉到哪里就是哪里,而現在心態平和是“嬰兒狀態”。
潘石屹是甘肅天水潘集寨村人,地產界大腕,也是SOHO中國的董事長。曾幫助家鄉代言“潘蘋果”,教當地農民通過網絡銷售蘋果而助農增收。同時,在家鄉甘肅捐建多處學校,設立獎學金等系列公益活動而受關注。
當日上午9時,來自蘭州大學、蘭州城市學院等高校學生和甘肅企業界代表在蘭州大學南門口擠得水泄不通,最后大多拿著票卻沒能進去聽潘石屹講座的同學繞著會場外靜聽,會場內傳來陣陣掌聲。“甘肅沒有什么名人來,所以大家興趣很高”,剛剛被人群擠掉鞋子的同學徐彤告訴記者,自己早上7時開始門口排隊,仍然沒能進去。
記者在經歷一番“擁擠”后,中途被工作人員帶進會場的幕后。“從小,我就想穿過家鄉的山洞去外面的世界”,臺上的潘石屹面帶笑容,普通話里帶著些“天水腔”,惹得臺下學生多喊話“潘老鄉、校友”而獲得提問機會。
潘石屹用動物形容自己的人生階段,說小時候開始一直到1982年,畢業后分配到原國家石油部工作期間自己是“駱駝”,沒有自主選擇權,被拉到哪里就是哪里。而1988年4月開始下海經商后,雖然有時候沒錢吃飯,但充滿力量,像“老虎”。潘石屹分享人生感悟說,如今五十歲上下,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權利和金錢,而是平和的心態,如今自己是“嬰兒狀態”,安詳而沒有競爭意識。 “我的小學同學13人,其中除了兩個女生嫁到隔壁村,其他人都留在村里種地種蘋果,只有我一個人走出來了”。潘石屹回憶童年時感慨萬千。他說,他的生命里充滿了“偶然”,教授年輕學子最重要的經驗是“善于抓住機會”。他認為,自己從潘集寨到省城蘭州,再到北京,現在到全世界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潘石屹透露,兩個月后,將在甘肅宣布一個獎學金計劃,聯合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與甘肅高校“牽線搭橋”,為甘肅學生創造更多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