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盜竊案等侵財案件,多發在出租屋,而城中村和自建房等流動人口多的監管薄弱區域,案件高發同時破案難度也大。目前,海口市正在推進全市基層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就是針對這部分區域,預計今年年底,全市至少將完成22個試點社區,6000至8000棟出租屋安裝電子門禁系統,推進鄉鎮視頻監控系統建設。
近兩年來,入室盜竊、電動車盜竊等可防性侵財案件多發,結合此類案件發案多集中在出租屋的實際情況,海口市確定了創新加強出租屋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強化公共場所管控的思路,龍華區先后選擇了秀英村、坡巷村等多個典型區域作為調查摸底對象,多方調研,借鑒其他省市在出租屋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經驗做法,最終以坡巷村為首個試點。
龍華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周豪介紹,在試點過程中,海口市綜治委抽撥經費200萬元,區政府各自調配50萬元,作為鼓勵出租屋屋主和實施防盜系統安裝的企業配合工作的獎勵,每戶配合安裝電子門禁系統的屋主可得到400元獎勵,而企業則可得100元獎勵。在坡巷村試點,約100多棟出租屋自行掏費兩千多元,與海南博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安裝了這套系統,該系統可直接與轄區派出所所設的終端連接。
“哪怕是門禁系統的門忘了關達到一定的秒數,派出所都會接到報警,監控室會第一時間彈出報警門禁的監控畫面,警方了解現場情況后,及時通知屋主。”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盜竊等侵財案件,是可預防防范的,但光靠人力防控還不行,引入科技力量是必然的。此電子門禁系統便是海口市基層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里一個重要科技環節,此治安防控體系還包括視頻監控、報警提示、警務室建設等,在社區主要出入口、出租屋和重點場所、特種行業安裝高清探頭,實現對社區面上動態全覆蓋和全天候監控。
除了引入科技設備提高社區防控智能化,對于出租屋的相應處罰管理也將日漸規范,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避免出租屋屋主只收取房租,甚少顧及出租戶或租戶安全防范等問題的情況。比如,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合法有效證件承租人的,可處以月租金三倍以下的罰款;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人居住或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資料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如出租人不履行治安責任,可能會承擔相應的民事或者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