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大學捐贈基金哈佛大學基金目前掌管著327億美元資產。據哈佛大學稱,在過去三個學年中,該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僅為10.5%,遠低于同期標普500指數18.45%的回報率。
據養老基金訊息網站Pension&Investment報道,雖然資管金額位居全球同類基金第一,但哈佛基金在本學年的業績于常青藤名校中排名墊底。本周,哈佛基金又曝出了換帥的風波。
在接受Pension&Investment采訪時,即將卸任的哈佛基金CEO Jane Mendillo稱她將“愉快地”離開。但是在她的任期內,哈佛基金表現無疑是慘淡的。在截至2013年6月的五個學年里,哈佛基金的年化收益只有可憐的1.7%。
另外,耶魯、斯坦福基金的回報率分別為12.8%和11.5%,兩基金分別管理著208億和219億美元的資金。在過去十年中,哈佛、耶魯和斯坦福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可以達到9.4%、11%和10%,超出標普500指數的7.3%,
根據大學募資咨詢公司Commonfund的數據,大學捐贈基金的平均股票配置僅為16%,遠低于2008年的23%以及十年前的32%。
當然,Jane Mendillo的愉悅也并非無中生有。機構投資者現在越來越關注投資的多樣化。這些機構更關注長期投資,因為他們可能在未來數年中都不會使用這些錢。而且,另類投資在過去十年中的表現普遍優于股市,比如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在近十年的收益是投資股市的三倍。
同樣減持股票的還有養老基金。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截至去年,企業養老基金配置股票比例為43%,2003年年底時為61%。公共養老基金配置股票比例為52%,而2003年年底則為61%。
在股票配置減少的同時,另類投資卻在增加。公共養老基金中的另類投資配置已經從十年前的10%上升到了25%。企業養老基金配置另類投資的比例則從十年前的11%上升至21%。
現在我們不禁要問,在對沖基金,私募基金和哈佛基金這類機構投資者全都在撤出股市的同時,到底是誰將道指和標普500送上了歷史新高?
美銀美林通過一張圖片,為我們給出了一種解答。
不難看到,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都在或多或少的減持美股,這與上文所提到的轉移配置相符合。而個人投資者卻在不斷增持美股。